兰州七里河区石板山村创新“支部+协会”互助资金模式

25.08.2015  08:56

  原标题:七里河区石板山村创新“支部+协会”互助资金模式

  互助资金助力贫困农户发展造血产业

  石板山村是七里河区试行互助资金的亮点,也是一个缩影。根据市上精神,七里河区积极推进“支部+协会”互助资金工作,全区共15个行政村被列为试点村,分别为阿干镇坪岭、大沟、琅峪村,魏岭乡绿化、晏家洼、白家岘村,西果园镇湖滩、鹞子岭、草源村,黄峪乡鲁家、蒋家湾、中庄村、邵家洼村,彭家坪镇石板山村,八里镇二十里铺村。试点中,七里河区在较短的时间内成立了15个互助资金合作社,也是全市所有“支部+协会”互助资金试点单位中最先完成合作社建立和互助资金发放到户的县区。

  “我承包了6座大棚,籽种、肥料、水费等支出的钱也不少哩,都得提前准备好,有时周转不开把人就难住了,今年村里有了扶贫互助社,互助金帮了我大忙。”8月18日,七里河区彭家坪镇石板山村傅学仁一家在承包的大棚里劳作,准备二茬蔬菜种植。石板山村作为七里河区“支部+协会”农村扶贫互助资金的推广试点村,在前期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去年以来大规模推广温室大棚种植,今年又创新了互助金的借贷模式,从6月份开始,第一次就向31户农民借款43万元,目前互助金正在发挥助农增收的造血功效。

  大规模推广温室大棚种植

  当天,记者驱车从彭家坪南部沿山路盘旋而上,上到山顶的坪上,也就到了石板山村,村口几个工人正在新修建村大门楼。与过去相比,石板山村的面貌焕然一新,生机勃勃。“最近是村里最忙的时候,桃子、巴梨成熟,家家忙着收获,承包了大棚的更忙碌。”在整洁的平顶砖房村委会办公室里,村支书王克存满面春风。

  王克存介绍,位于山坪上的石板山村有103户农户,虽有距城区较近的优势,但因交通不畅、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一直较为缓慢。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大力扶持村里发展设施农业,政府投资流转土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统一配套”,完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同时建成上百座标准化四代高效节能日光温室。经过前期试运行,去年以来,这些日光温室开始向村民承包,镇、村两级着手大力推动设施农业发展。

  “虽然由政府配套建设,但很多承包的农户生产投入有困难。”王克存说,就在农户们投入资金遇到瓶颈的时候,石板山村被确定为“支部+协会”扶贫互助资金推广试点村,并由政府注入50万元启动资金。“从3月份的宣传推广,到最后被大家广泛接受,过程历尽千辛万苦。”王克存坦诚地说,虽然互助金借款比银行利息低很多,但村民对新生事物认识不到位,条件好点的村民嫌借款额度小,条件差点的我们还担心还款没保障。

  创新互助金借贷模式

  “支部+协会”互助资金通过吸收普通村民加入互助社,借给农户发展资金,精准到个人发展致富产业。但是,借款给农户,如何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钱收回,保证良好的信誉,让这部分资金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是王克存认为最困难的事情。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石板山村创新了借款担保机制,成为七里河区乃至整个兰州市的典范。

  在村委会一间办公室里,记者看到墙上挂着石板山村扶贫互助资金借款、还款等流程,办公桌上村民签订的入社承诺等各种互助社的文件资料满满当当,整齐码放。王克存介绍,如果生搬硬套文件的规定,让加入互助社的3户不需要贷款的农民为另外一户做担保,这在石板山村根本行不通,能借款的人也减少。

  而入互助社的,都是需要借款的农民。在了解了村民的想法,做了多次的调查之后,石板山村推出分组担保的方法。入社的村民每4户成立一个小组,入社成员自愿分成7个小组,组长也签订了责任书,每个成员也负有监督责任。如果到期无法偿还贷款,将有另外三户共同承担。这种创新的担保机制,保证互助金真正用在发展生产上,成为石板山村脱贫致富的动力。

  探索党建引领农村发展新模式

  王克存陪同记者来到位于村后的设施农业基地,水泥硬化路两旁是一排排日光温室和管理间,墙壁上挂着标示牌,蘑菇、香菇、黄瓜、辣椒产品品种及种植户、技术指导人等资料明晰……“一部分承包给外地人,一部分村民承包。”彭家坪镇副镇长马彪正在基地查看供水设施,他也是石板山村的包村干部。“扶贫互助资金大部分用在了发展设施农业上,另外的投入了村民发展的高原夏菜600亩及各类果品500亩。”马彪说,为了带动石板山村脱贫致富,基地的基础设施全由政府配套,承包者只需要承担流转土地的租金(租金由政府统一支付给原耕地所有者)。

  马彪、王克存陪记者随机进入一个日光温室,农户傅学仁一家正在忙碌着整地起垄。“下茬准备种黄瓜,到天冷后就上市了。”今年50多岁的傅学任是互助社的社员,也是村里最早承包大棚的农户,去年又承包了5座大棚,在今年上茬的种植中,农业投入周转困难之际,1万元的互助金给他解了燃眉之急。“肥料、籽种、水费、农药等的投入也不少,这钱得提前准备好,可一分钱难倒英雄汉,扶贫互助社好得很,给我帮了大忙。”目前经营着6座温室大棚的他笑呵呵地说,每座棚收入3万元至5万元不是难事。

  据了解,在区委组织部、扶贫办、财政局、民政局等部门以及乡镇党委指导下,该区在互助社成立之初就制定了完善的协会章程、互助资金管理办法、操作规程等各项规章制度,将具体的业务操作流程进行了规范。成立后,各合作社积极发展会员,吸收贴息贷款、扶贫资金、会员费等资金,目前,15个试点村入会会员达946人,有119名村干部、208名党员加入协会,共整合互助资金达916.92万,发放贷款860.1万,占总互助资金的93.8%,已办理贷款会员达460户,占总会员人数的48.6%,750万市级贴息贷款已100%贷出。有力促进互助资金协会稳步健康发展,积极探索了党建引领农村发展新模式,发挥了助力试点村农户经济生产,促进农民脱贫增收,助推农村和谐发展的积极作用。

白银市靖远县获“全国文冠果之乡”称号
   中新网甘肃新闻电  据甘肃林业网披露,商务之窗
兰州新区旅游接待量创新高
     2019年“十一”国庆黄金周期间,兰州新区旅游市场火爆,接待量再创新高,接待游客突破15.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