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矮小患儿达14万人仅1%治疗 家长缺乏知识是主因

13.07.2015  09:32

  甘肃新闻网兰州7月13日电 据兰州晨报报道:孩子常坐第一排,每年长高不到5厘米,就要引起重视了。7月12日,由健康时报社主办、兰大二院承办的“中国儿童生长发育健康传播行动兰州站”活动走进兰大二院,活动旨在传播正确的儿童生长发育知识,引导患者合理就医。据悉,我省15岁以下的矮小患儿高达14万人,治疗率不足1%。为了推动全社会对矮小患儿的关注,兰大二院儿保科将免费提供40个矮小患儿治疗名额,最低可获得6个月的治疗用药。

   孩子矮小影响终生

  身材的缺陷直接影响了患儿的升学、就业,甚至婚姻。活动中,播放的视频资料让人颇有感触:2007年,秦安县的双胞胎姐妹程红云、程晓婷已经15岁了,而两人的身高分别只有1.11米、1.12米,如同3岁孩子。幸运的是,经过检查她们的骨龄不到4岁,还有很多的生长空间。在接受正规生长激素治疗后,一个身高达到1.58米,另一个身高也达到了1.54米,如今她们都在深圳找到了工作,拥有了正常人的生活。

  兰大二院儿保科张红晓主任介绍,我省15岁以下的矮小患儿高达14万人,治疗率不足1%。目前临床上一般用标准差法来判断身材矮小,即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种族正常儿童身高标准的两个标准差,就可诊断为矮小症。生活中,如果孩子长期低于同龄人半个头、一直坐在班级第一排、每年长高不到5厘米,则可怀疑为生长发育迟缓。一般3岁以前每年生长小于7厘米,3岁到青春期以前每年生长小于5厘米,青春期以后每年生长小于6厘米时,就认为生长速度减慢,应及时就诊,及早治疗。

   0-3岁需要对孩子定期监测

  张红晓主任表示,儿童矮小症发病率虽然高但不可怕,可怕的是很多家长并不了解相关知识、不重视孩子身材矮小的问题。超过半数家长不知道0-3岁就需要观察儿童身高;1/3以上的家长没有科学测量儿童身高的习惯;3成家长误认为只要营养跟上了,身高就能追赶上;70%以上的家长对矮小症缺乏足够的了解,不认为矮小可能是一种疾病。

  她建议家长每3个月给孩子量一次身高,如果孩子比同龄孩子个头矮5-10厘米,家长应该引起注意。在发现孩子矮小的第一时间,应该带孩子到正规医院的儿科内分泌门诊就医,寻求专业医生的干预。一个体重15kg的患儿治疗一年花费1万-2万元,一个40kg的矮小症患者一年则要花费3万-6万元,而且效果不如前者好。一般来说,女孩的骨龄超过14岁,男孩的骨龄超过16岁,这时其骨骺线已接近闭合,基本没有长高的机会了。因此,越早了解骨骺线闭合情况,越早干预,患者长高的可能性越大。

  据了解,为了推动全社会对矮小患儿的关注,兰大二院儿保科将免费提供40个矮小患儿治疗名额,最低可获得6个月的治疗用药。(记者赵汇)

  原文标题:我省矮小患儿达14万人 仅1%治疗

  原文链接:http://www.lzcbnews.com/html/2015-07/13/content_329477.htm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