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陈垣:我就是个有知识的农民

04.03.2019  19:40

近日,新华社《瞭望》新闻周刊2019年第8期对我校陈垣教授进行了专访,这也是继2015年第11期《瞭望》新闻周刊对我校柴守玺教授进行专访后,再次对我校教师事迹进行报道。现将《瞭望》新闻周刊相关报道全文转载如下。

陈垣正在田间工作

◇“我们搞农业研究的,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用实践检验理论,用农民的丰产增收考核自己的工作,真正做一个和大地打交道的‘有知识的农民’。

◇“搞农业研究,非常艰苦,既离不开田间地头,更需要漫长的研究周期,要闯出名堂,就要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

我是农民的孩子,老百姓的丰产增收问题要解决不了,我感到非常痛苦,所以我要用技术研究成果解决他们的难题,帮助他们丰产增收。”说这话的陈垣,是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药用植物栽培育种及野生抚育驯化技术研究。

作为土生土长的甘肃人,陈垣对这片贫瘠的土地抱有热切的期盼,他不相信贫瘠的土地只能生长贫穷。30多年来,他成功驯化了甘肃省藏区特有的秦艽、羌活、独一味等近十种高原特有中药材。为了推广中药材新品种和技术,年近花甲的他每年要投入大量时间行走在甘南、定西、张掖等地的田间地头,为农民们提供技术示范和集中培训。

我的很多成果都是在土里刨出来的,生产经验也来自农田,我其实就是个有知识有技术的农民。”提起他的研究,陈垣双目发光、滔滔不绝,在与秦艽、羌活等中药材打交道中,他觅得了中药般的多味人生。

农业研究没有捷径

甘南藏族自治州有很多珍贵的野生中药材品种,药用和经济价值极高,市场需求旺盛。利益驱使下,人们疯狂采挖,严重破坏了野生资源,天然蕴藏量日益减少。引种驯化和栽培野生资源,成为当务之急。

陈垣记得,驯化伊始,秦艽就给了他一个“下马威”。“秦艽的种子特别小,是芝麻的十分之一大小。小的话,我们会种得浅一些,但西北地区光照强烈,表土干了却不能发芽。

人工驯化栽培技术的关键是种子繁殖技术,首先要让种子萌发。他开始尝试覆盖法,帮助种子成活。试过用小麦、大麦、青稞、玉米秸秆甚至无纺布覆盖,但全部失败了。“最后尝试遮阳网育苗,两年后,发现种子能够成活,就示范推广。”陈垣说,这次的驯化经历使他意识到,做农业研究没有捷径,“熬出来”就好了。

羌活的驯化比秦艽更难。野生植物的休眠特性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羌活生长地高寒阴湿、生长期短,种子有深度休眠特性,需要经过很长的休眠期才能萌发。有关羌活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报道较多,对羌活种子休眠机理的系统研究却是空白。

于是,陈垣带队熬了起来。做试验的第一年,他们将采来的成熟种子用常规中药材育苗方法培育,结果只有1%的发芽率。他们又人为创造温度、湿度等接近野外生长的环境,晒干、风干,等到播种季节,用温水浸泡催芽,种子依然没有反应。他们猜测,可能种子壳太硬,不利于发芽。第二年,他们改用化学物质浸泡处理种子,催芽播种,种子仍然无动于衷。

搞了多年育种的陈垣纳闷不已:“一般情况下用了这些方法,种子都会发芽。”他们又变换路径,尝试层积法,铺一层种子,放一层沙子,保湿后储存下来,放一个冬天,第二年播种。但又是“零星出苗”。

几年过去了,陈垣压力倍增,但仍鼓励团队,“农业研究没有捷径,只要坚持下去,相信一定能拿下顽固的羌活。

团队成员、硕士研究生李彩琴在野外采种时的偶然之举为他们打破羌活休眠难题提供了新思路。陈垣告诉团队,用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再做试验,可能会有新发现。而此前,用干种作为繁殖材料是常态。试验成功了,成熟的干种不发芽,不完全成熟的鲜种子奇迹般地发芽了。

我们还在试验中发现了限制种子发芽的重要原因,就是其本身存在发芽抑制物,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验,终于找到去除种子发芽抑制物的简易方法——用洗衣粉将种子淘洗多遍,就能去除发芽抑制物。

历时多年,陈垣终于“唤醒”了羌活种子,获得了解除休眠的最佳方法。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陈垣和他的团队终于将羌活这种濒危药用植物抢救了下来。

陈垣十分珍爱野生濒危资源,每次采完种子,总是将1/3的种子就地抚育播种在种株四周,教育团队及药农掌握保育技术,增强资源保护意识。

中药材对我而言就是恩人

1963年,陈垣出生于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一个小山村。当地十年九旱,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锅里没粮,锅底没柴,缸里缺水”,小时候家中的贫困让他记忆深刻。

但贫困并未限制陈垣求学的步伐,从小学至高中读书期间,这片贫瘠的土地用它特有的方式帮助了他。

这里,柴胡、地骨皮、甘草、秦艽等野生中药材资源异常丰富。陈垣就从山里挖来药材换钱,买学习用具。“中药材对我而言就是恩人。”陈垣坦言。由此,他和中药材结下不解之缘。

1983年高考,陈垣顺利进入甘肃农业大学学习。“当时上学不交学费,还有粮票和菜票,生活质量一下子就提升了。原来读书真的可以改变命运。”陈垣把自己的全部精力投入到了学习中。

大学毕业后,他进入通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面对较为落后的农业生产技术,他深感自己知识储备不够,难以改变现状。此时,粮食已不再短缺,但农业生产效益很低,他希望用更先进的技术推动农业发展。于是,在工作两年后他决定继续深造,并于1989年考取了母校的研究生。

再回学校,陈垣每天触摸的,是会呼吸会生长的财富——各类中药材。他被系领导派去吉林农业大学学习和交流,仅用了两个月时间就将学校中药材标本园里的400多种药用植物全都熟记下来。“我跟着研究人参最权威的专家学习中药材种植、加工、炮制等技术。这些技术对甘肃本地中药材加工有很大的借鉴意义。”陈垣说,在专家指导下,他对中药材的研究更加痴迷,也更想对保护中药材资源尽一份力。

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陈垣还记得,当地药农种植地膜当归,正当当归出苗期间,天下了雨,雨后遇到土壤板结,苗子顶不出土,也没有采取措施,当年就减产40%,药农无奈蹲在地头上哭。

作为农民的孩子,陈垣深知靠天吃饭的老百姓的不易,而依靠科技可以改变这种情况。为此,他深入田间地头,为他们提供技术示范和集中培训。

我们搞农业研究的,不能只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坐在办公室里写文章,要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应用到田间地头,用实践检验理论,用农民的丰产增收考核自己的工作,真正做一个和大地打交道的‘有知识的农民’。”陈垣说。

几年前,我国一家知名药企在甘肃建立了板蓝根种植基地。但那里的种蝇虫害较严重,且很难防治。企业求助于陈垣。陈垣先研究虫害的发生与繁殖规律,再根据情况进行药物筛选研究。在反复研究之后,他建议企业在5至7月间与种植户联防联治,一旦发现虫害迹象,同时使用机械设备,喷洒低毒低残留的农药,杀死成虫,避免其产卵。这种做法解决了企业难题,也保护了种植户的利益。

在陈垣的技术支持下,甘肃省甘南、陇南、定西、张掖等地中草药种植效益不断提升,上万名群众受益。他指导并协助企业建立了6个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基地,为甘肃省中药材无障碍进入全国成药企业打通了“绿色通道”。

搞农业研究,非常艰苦,既离不开田间地头,更需要漫长的研究周期,要闯出名堂,就要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陈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