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查看营改增: 严督实导下真功 减税降负再添力
2016年5月1日,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和生活服务业四大行业全部纳入营改增试点范围,增值税抵扣链条至此打通。10个多月过去了,营改增政策落实得怎么样?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的目标是否实现?税务机关在落实政策中存在哪些短板?这些问题,攸关纳税人切身利益,也牵动着税务部门和税务干部的心。
2月底,国家税务总局派出10个督查组,深入上海、吉林等10个省(区、市),明察暗访,查遗补缺,全面了解营改增落实成效,用客观翔实的数据算好改革账,谋划减负招,促进营改增平稳有序推进,持续释放改革红利。
严督细查:查税负上升“症结” 谋企业管理升级
税务总局统计数据显示,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以来,截至2016年底,四大行业及26个细分行业税负均实现下降,但具体到1000多万户试点纳税人中,仍有约1.6%的纳税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税负上升。
为此,10个督查组将寻找企业税负上升原因作为督查的重中之重,摒弃听汇报、看材料的传统套路,从省税务局征管信息系统中分析基础数据,核实税负测算情况,有针对性地选取部分税负波动明显的营改增试点企业,深入分析政策、管理、经营周期等方面原因,当好“统计员”“分析员”,充分了解税负上升企业的“症结”。
山西泽祥公司是一家路桥建设施工企业。“营改增后,我们公司的税负有所增加,当地税务部门也来给我们上门辅导过。”了解到督查组的来意,公司会计王秀连直言直语。
经督查组详细了解,该公司税负上升的“症结”是新建项目的进项税太少。为此,督查组要求当地主管税务机关继续密切关注企业税负变化,抽调业务骨干对企业开展“解剖麻雀”式的调查研究,对每个项目加以分析比较,尽快提出合理化建议。针对企业项目多、人员流动性大、业务不熟等实际情况,要求近期再对企业开展一次营改增专题培训。
记者从随督查了解到,各地税务机关高度重视税负上升企业,不断加强对企业的“点对点”辅导,帮助企业适应新税制,合法合规尽量多地取得进项发票,实现增值税进项应抵尽抵。对于已经享受到改革红利的企业,税务机关则帮助其转变思路,促进企业规范化管理,实现企业内部管理乃至整个行业管理的优化升级。
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后,杭州开元旅业集团旗下酒店、房产、物业三大产业均纳入试点范围。“就好比在路上开车要遵守交通规则,营改增是一项税制改革,企业需要做的就是根据制度要求去改进和加强内部管理,以尽量多地享受政策红利。”中国旅游协会副会长、开元旅业集团董事长陈妙林说。
中冶新奥(长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王四海介绍,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不仅使企业整体税负显著下降,更让他欣喜的是,营改增推进了整个行业的规范化管理。“如今,与我们公司合作的整个产业链上的企业,不论大小都在积极主动地向规范化管理迈进。”
聚焦提炼:深究细查问题短板 客观推介经验做法
营改增已进入“改进好”“总结好”阶段,了解各地税务机关在“分析好”“改进好”方面的措施和成效,是督查的另一项重点。10个督查组从每一项工作的“细枝末节”入手,以近乎“吹毛求疵”的工作态度查找税务机关工作中的问题和疏漏,督促政策落实再细一点、再实一点、再全一点。
“我们发现,有个别纳税人营改增身份界定错误,尽管这种情况非常少,但也说明税务机关在企业身份认定上还存在不准确、不严谨的问题。”
“营改增实施10个月了,仍有个别纳税人错误申报,这反映出我们税务机关的培训辅导有效性还不够。”
第五督查组组长、税务总局货物和劳务税司司长杨益民表示,营改增政策落实得好不好,企业税负降没降,不仅考验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更是对税务机关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的一次集中考验。“我们就是要通过督查发现存在的落实‘堵点’‘难点’,并督促税务机关尽快整改,也给未接受督查的单位提个醒、敲敲钟。”
在查找问题短板的同时,各督查组不忘关注基层税务机关的经验做法,但这些经验做法能不能称得上一个“好”字,督查组还要通过实地考察来验证。
上海市嘉定区国税局为实现对营改增纳税人税负异常变化情况的全程监控,构建了“营改增试点一般纳税人税负变化表监控平台”,抽取金税三期系统数据,一旦发现企业税负指标出现异常,立即发出预警,税务局据此马上启动核实程序,由税源管理机关逐户分析确认。
有了税负监控平台的帮助,税务人员的分析和辅导更加有的放矢,嘉定区部分企业的税负上升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督查组了解到,经过平台预警和税务机关辅导,嘉定区内重点建筑企业上海市机械施工集团有限公司在加强分包单位发票管理后,减税效应立竿见影,截至2017年1月底,企业总体减负3625万元。
长春市国税局编制的《营改增四大行业征收管理工作指引》是督查组发现的另一项很“实”的举措。《指引》梳理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涉税业务事项运行的部门、岗位和环节,逐项细化征管工作重点和风险应对措施,让基层税务人员在税收征管工作中“按图索骥”,也方便纳税人适应新税制。
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长春分行财务总经理刘冰告诉记者:“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后,税务人员拿着这本《指引》,针对我们银行业的16个风险环节,逐条逐项地讲解,帮助我们吃透、吃准政策。”
在走访和座谈中,督查组了解到的这类经验做法还有很多。“对于这些工作中的亮点,我们会进一步总结提炼,并建议在有条件的地方复制推广,为营改增顺利推进保驾护航。”督查人员告诉记者。
问计问策:当好桥梁纽带 倾听纳税人与基层心声
听取纳税人、基层税务机关和社会各界对营改增试点的意见建议,是督查组的另一项重要使命。各督查组充分利用走访和座谈的机会,原汁原味记录基层和纳税人的声音,同时在税务机关门户网站和办税服务厅发布督查公告,通过接听接收来电来函,广开言路,广集民意。
“建议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免税销售额的标准,扩大政策受惠面。”
“营改增试点一般纳税人认定标准中的年应税销售额标准与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差距较大,建议降低试点纳税人应税销售额认定标准,进一步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
“目前企业已可以电子化开具发票,大大降低了经营管理成本,希望能将电子发票尽快拓展至增值税专用发票。”
一项项建议,一条条关切,通过各种途径汇集到督查组的案头。第三督查组组长、江苏省地税局副局长陈筠表示:“对于本地区能够解决的问题,督查组立即协调当地税务机关解决,切实回应纳税人关切,对属于制度性因素和需要总局协调解决的问题,我们将全面归集,及时上报,为下一步完善政策、优化管理、改进服务提供参考。”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督查中,各督查组不仅仅将工作的着力点停留在税企层面,还将督查工作与地方经济相结合,调研了解各地经济发展状况,走访地方经济重点项目和经济管理部门,问计于相关部门,从区域经济发展层面对营改增政策的落实情况作更具深度的分析和调研。
第六督查组在广西首府南宁,坐上了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里首条全线贯通的地铁。南宁轨道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苏拥军说,营改增极大降低了轨道交通的建设和运营成本,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营改增让少数民族地区的‘地铁梦’照进了现实。”
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常委磨长英向督查组表示,工商联作为企业的“娘家人”,能时刻感受到营改增带来的利好。“近年来,税务机关大力推进税制改革,不但为广大企业减轻负担,更为实体经济发展增添了动力。”
10个省(区、市)、92个办税服务厅、376家企业、65场座谈会……在8天的随组采访中,督查组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和严谨客观的工作作风,让记者感受到了税务部门狠抓营改增政策落实的坚定决心。同时,记者也深切感受到,营改增改革在经济社会领域已凸显出多重效应,必将对今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源源不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