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允许迟到但不允许被掩盖

31.05.2015  05:09

    人死是不能复生的,但有时好像也不完全是这么回事。

    这不,有报道说,5月25日,在宿州市泗县中医院,一名20岁的产妇被推进产房2小时后,医生告知产妇家属,该产妇已死亡。然而,当家属强行冲进产房时发现,产妇竟然还活着。随后,该产妇被送往另一医院救治。不过最终的结局还是让人心痛,该产妇和肚里的男婴都没能保住。

    一尸两命,总该有人要负责吧。产妇家属称,在有关部门的介入下,目前家属与医院已经初步达成了赔偿协议。对此,有评论称,产妇“死而复活”案疑点重重。医院为何在产妇还没死亡的情况下就通知家属该产妇“死亡”?是医生“误判”,还是有“奇迹”发生?医院到底有无过错,又该承担什么责任?在缺失调查结果的情况下,这份赔偿协议是怎么达成的?既然达成了赔偿协议,那么医院应该有过失,那么真相究竟是什么?无论如何,赔偿不能代替真相。

    真相是什么,原指事物的本来面目或真实情况,但在习惯于掩盖真相的现实语境下,真相就有点“内幕”的味道了。小马飞刀以为,对受害者而言,最优先最起码的补偿就是经济赔偿,这无可厚非。但这必须是在事情真相大白的基础上,赔偿是必须的,但它不能掩盖甚至代替真相。但是在现实中,这种赔偿经常异化为赤裸裸的经济要挟。最常见的就是要想拿到赔偿金,必须要保证放弃仲裁、诉讼的权利,保证不再就同一事件、就任何理由和方式向任何部门和企业提出赔偿要求。也就是说,这事就此打住,你拿你的钱回家,事故责任人甚至是犯罪嫌疑人从此逃脱法律制裁和追究。如果不答应,那就“”,面对强势的行政权力,每个人都是渺小而无助的。

    但是,这个社会永远是在进步的,谁也不能低估了“自媒体”时代民众掘进真相的能力与决心,如果不能倒逼出官方的声音,那么有些人、有些部门就会一直处于民意的密集聚焦下,公众总会从各色的蛛丝马迹中找到令其“头疼”的线索,或者扯出相似的问题、或者追寻更多的疑问——从某种意义上说,公共事件一旦成形,遮丑就变得越来越难,甚至需要付出比真相大得多的代价。

    真相允许迟到,但不允许被掩盖。从权力来源上看,地方职能部门可能基于利益考量而玩深沉,那么,权力的上级监管部门呢?他们为什么也沉默不语?小马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