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心实意解民忧 扎扎实实助民健康

30.01.2015  14:26
2014年5月响应甘肃省委的联村联户要求,按照省卫计委安排布置,甘肃省计划生育科研所赵正中一行3人前往景泰县芦阳镇城北村双联蹲点。 赵正中今年四十多岁,在基层工作了二十多年,当他接到任务后就开始思考,驻村蹲点到底如何能把工作干好?他们一组3人能干什么?他给自己提出了问题。这次他们蹲点有新的任务和要求。既有委里的统一工作安排--宣传、教会老百姓如何使用健康保健包;培训乡村医生;查看村里的健康文化墙、举办健康沙龙等,又有科研所交给他们的任务--《景泰县芦阳镇城北村健康促进项目》调查。整理好宿舍后,他们3个人讨论了一下如何完成他们的任务,聊了一下各自心里的顾虑,互相鼓励和安慰,做好了在城北村和老百姓一起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树立了争取为他们带来健康帮助的信念。 虽然做了全面准备,但工作中时常会遇到困难。他们刚开始入户的时候,时常有村民带着怀疑的眼神,免费健康体检,恐怕是骗人的吧。每当这时赵正中医生便认真解释,仔细帮助村民进行体检。对村民的所有健康问题都做详细的记录,并留下他们的电话,能进行治疗的赵正中就当场给他们进行治疗。走到每一农户家里,赵正中医生都要询问健康保健包的使用情况,然后又不厌其烦、耐心详细地教他们如何更好地使用健康保健包。让健康保健包确实在缺医少药的农村发挥作用,不少村民也真正知道了健康保健包的作用。 经过赵正中几天的辛勤付出,城北村的老百姓对赵正中越来越信任,城北村的老百姓都知道省卫计委来了3名大夫,尤其有个赵大夫给村民们免费针灸、推拿,医术很高超。 有一天大清早,赵正中他们3个人来到了1户村民家。他们正对这家人进行血糖查验和咨询,听到这家养的狗猛然叫起来了,原来是80岁高龄的王大爷闻讯赶来找赵正中针灸、推拿的。他们赶快把王大爷迎进去坐下,王大爷一坐下就高兴地说起话来。这几天不论他们到谁家,王大爷都来找赵大夫针灸、推拿。今天,王大爷格外兴奋,他一进屋就开始夸奖省城里来的人是如何的随和、如何的医术高明。往常他找赵大夫针灸都是儿子用车子把他送过来,今天是他自己步行来的。王大爷说他腰腿疼痛已经30余年了,吃过各种药,就是没有针灸、推拿过,没想到赵大夫十几天的针灸、推拿,他居然走起路来不怎么疼了,自己可以走这么长的路了。在王大爷喋喋不休的夸奖声中,赵正中切实感受到了村民的质朴,感受到了城北村的村民是多么的缺医少药。 其中有一位中年妇女由于常年劳作患骨性膝关节炎,关节变形不能屈伸。每走一步都很困难,去县城治疗条件又不允许。赵正中和她约好了时间,每天步行去她家给她针灸、推拿。经过20次针灸、推拿治疗后,膝关节活动范围增大,能下蹲坐小板凳。患者和家人很高兴,赵正中也由衷的为妇女的病情好转而高兴。 在城北村的一个月时间里,每天找赵正中看病治疗的村民络绎不绝,赵大夫做完针灸又做推拿,一同蹲点的队员柳金梅、王文妍全力上阵服务。景泰县双联办杨智国说:“在景泰县驻村蹲点的队员中,城北村这一组做得最好,是真正为群众来做服务的,真正联村联户得民心,他们的行动值得我们学习。” 赵正中始终认真、热情、耐心地工作,总共诊治各类患者100余人次,召集村民举办健康沙龙9次,让群众通过互相沟通,确实得到了不少经验,赵正中也用他通俗、幽默的语言给群众传授健康信息。赵正中还根据省卫计委的工作要求,对城北村的3名村医手把手地教针灸和推拿等知识,村医们都觉得赵正中传授给他们的知识非常的实用,也是他们日常工作中急需的知识。 在赵正中的民情日记中看到:“通过为期一个月的蹲点调查发现:第一、可能是景泰县风沙比较大,天气比较寒冷,城北村居民骨关节病变比较多,缺乏有效的治疗;第二、城北村大多数村民长期以来饮食清淡、喜欢生吃韭菜、茼蒿等食物。可能是这种饮食习惯的原因,城北村村民高血压、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发病率比较低。” 双联蹲点一个月时间已结束,但赵正中的工作并没有结束,他的心里时常惦记着城北村居民的健康问题,他计划向省卫计委有关部门汇报,争取申请《景泰县芦洋镇城北村骨关节病康复干预》项目,为城北村居民争取更多的治疗。现在经常还有村民打电话来寻医问药,每次赵正中都耐心解释,提出可行的建议。 由于赵正中的工作突出,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和肯定,2014年被省卫计委评为甘肃省卫生系统“双联工作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