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看待“毕业生月薪仅够买半部苹果”

05.08.2014  16:23

  日前,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与赶集网联合发布了《90后毕业生饭碗报告》。而这份来自35万余份有效问卷的报告显示,今年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每月2443元,仅够买半部苹果手机,其中北京地区平均起薪也仅为3019元,同时,三成以上应届毕业生仍“啃老”,近四成过着“月光”生活。(8月4日《北京青年报》)

  “毕业生平均月薪仅够买半部苹果手机”、“三成以上应届毕业生仍‘啃老’、“近四成过着‘月光’生活”,颇具挑动性的话语,瞬间引爆舆论hign点,各种痛心疾首大波赶来:“一个国家,年轻人能力这么差,不能自食其力,还有什么希望?”,“啃老族不是好高骛远的,就是好吃懒做的,对此相当不屑”……总之,从舆情来看,毕业生起薪低、“啃老”、“月光”是不受社会待见的。

  但平心来说,毕业生就业率低,起薪低,“啃老”,真的不可宽恕吗?或者说,这些问题,责任是不是一定在毕业生本身?这或许更值得我们思考。

  固然,大学生接受精英教育,研习专业知识,综合素质高于常人,按说,就业竞争力也更强。但事实是,纷繁复杂的就业市场,毕竟不是相对单一的高等教育所能承载的。这也就注定了,就业市场上,现实的样子,往往不是毕业生需要的样子。一个人在大学的优异表现,就业市场未必就能做出对等反馈。也就是说,好好上大学固然是大学生的应有之义,但能否顺利就业,或许与此并无必然逻辑关系,所谓“成功不必在我”(胡适语)。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还有很多。

  就譬如高等教育体系本身就不乏问题。“科教兴国”战略下的高校扩张,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推向平民化。这从1977年4.8%到2012年75%的录取率变迁,就可窥见一斑。但在由精英教育走向平民教育的过程中,高校的表现却难孚人意:热点专业一拥而上,却往往没有相应的软硬件配套;同质化的专业设置,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流水线式的培养模式,又只能制造出工具理性的“产品”,而少能历练出学生散发人文关怀的健全人格……

  此外,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评价体系也出现了某种偏差。企业在招聘时,往往以学校等级设置门槛,甚至非211、985不要。无处不在的就业歧视,将那些普通学校的毕业生拒之于门外。虽然我国《宪法》、《劳动法》、《就业促进法》都有反就业歧视的法律条款,但在企业的功利眼光与外部监管乏力下,刚性要求徒作绕指柔,只具备纸面价值,并未能将法律善意落实到位。

  还应看到,所谓就业,不过是适龄劳动人口与工作岗位的平衡匹配关系。大学生就业难,其实是说大学生与就业岗位没有达成良好的匹配。但若仅从简单的数字匹配关系来理解,或又误读了大学生就业之“”:一个“”字,强化了大学生的弱势地位,却忽视了大学生在就业关系中的主体性。

  要知道,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不只是简单的经济人,更是社会人,很多情况下,大学生择业时考量的,除了物化的薪酬外,还有兴趣、安全感、归属感等。薪酬低,并不代表毕业生能力低。有些人追求的,或是兴趣与快乐。并不能用简单功利的薪资水平来考量。

  也就是说,对大学生而言,所谓就业,不只是一个饭碗的问题,还是一个寻求价值认同与自我实现的问题。实际上,对很多“失业”大学生、“啃老族”来说,并非无法就业,而是没有找到符合自己价值观工作之后的“自愿性失业”。这本就符合经济学理论,在任何一个社会都是最正常不过的事儿。或者说,一个均衡的就业市场上,“自愿性失业”是常态。

  当然,这并不是说大学生就业难就一定要怪教育与社会。四年时光,白驹过隙,有些大学生“不在游戏里变态,就在恋爱中变坏”,浑浑噩噩,将大好青春浪费,难以就业,也实属必然。而“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若能在大学中找准定位,并朝着明确的目标奋斗,找个合意的工作,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综上而言,所谓毕业生就业难、起薪低,包裹着太多变量,或不能单纯将板子打在毕业生身上。毕竟,刚刚踏入社会的应届毕业生,扛不动一个异质性太过复杂的社会。

  文/王言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