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全面解读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管理办法

14.10.2015  11:47

我省非公经济发展再出重大利好政策——小微企业从下月起将可获得额度最高1000万元、期限最长5年的低成本贷款。10月12日下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省非公经济发展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省财政厅、省工商局、甘肃银行联合制定的《甘肃省建立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的有关情况。

省非公经济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省工商局局长郭承录,省财政厅副厅长田国林,甘肃银行董事长李鑫,省工商局副局长邓晓龙分别回答记者提问。省地税局副局长师学礼、省工商联副主席姬书平、省科技厅副巡视员赵一凡、甘肃银行副行长仇金虎,以及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商务厅、省国税局、省银监局、人行兰州中心支行等部门的有关负责人出席。发布会由省政府新闻办副主任顾克志主持。

郭承录在发布会上介绍说,近年来,全省非公经济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特别是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作出要放手发展非公经济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后,非公市场主体快速增长,特别是小微企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生力军。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年均增长12.3%,2014年全省非公经济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达到45.7%,比2011年提高5.7个百分点;2014年,全省非公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07.24万户,比2011年增加了35.41万户,增长49.3%;实现地方税收年均增长15.97%,2014年非公经济实现税收占全省地方税收的比重达到53.67%;非公经济年均新增从业人员37.3万人,2014年非公经济从业人员达到317.76万人,比2011年增长了54.4%。今年前三季度,全省非公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非公经济市场主体达到119.01万户,增加17.36万户,占市场主体总数的97.44%。但是,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影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因素之一。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题研究了关于建立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的议题,确定由省财政厅筹措2亿元资金,建立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资金,撬动银行加大贷款力度,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省非公经济发展办公室、省财政厅、省工商局、甘肃银行经过充分论证和借鉴外部经验,联合制定了《办法》,旨在有效解决和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进一步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郭承录指出,《办法》是全力推动全省非公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小微企业发展壮大的现实需要,更是加快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有力保障,必将为全省小微企业发展带来更加美好广阔的前景。

据悉,《办法》共8章30条,明确了小微企业的界定、互助贷款的内容、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担保基金池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对基金管理、风险补偿、互助担保金返还、贷款对象、客户条件、支持重点等问题做出了规范。《办法》指出,我省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按照“自愿缴纳、有偿使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采取政府提供“风险补偿金”、企业缴纳“互助担保金”、银行发放贷款的方式,建成小微企业互助贷款风险补偿担保“基金池”。单户企业贷款额度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贷款期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小微企业拥有“基金池”担保资格后,无需进行其他担保和抵押,即可开展信贷业务。目前,省财政厅已注入政府风险补偿金1.6亿元,可撬动银行新增发放专项贷款160亿到240亿元。首批贷款预计将于11月发放。

      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新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中国经济时报、香港大公报、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每日甘肃网等40多家中央驻甘、境外驻甘及省市媒体参加发布会。中国甘肃网、新华微博、腾讯微博、新浪微博、央视微博、网易微博进行了现场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