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快报

09.04.2015  17:42

省市党政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今天上午在省委党校开班,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三运出席开班式并作重要讲话,他强调,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的各项工作,总体上要按照把牢“一条红线”、贯彻“四个全面”、抓好“五个最大”这一大的思路来展开、推进和落实。




一条红线”——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穿于全省“五位一体”和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

四个全面”——坚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来统一思想、统揽全局、统筹工作。

五个最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任务、全面深化改革最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最大重器、全面从严治党最大政绩、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最大机遇,这是结合省情实际贯彻落实“四个全面”的着力重点。

三个不能变”——努力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拖全国后腿的奋斗目标不能变,全面小康短板和难点都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基本判断不能变,结合省情实际全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攻方向不能变。

对于精准扶贫,省委提出了对象、目标、内容、措施、考评等“五个精准”的要求,其目的就是督促和推动各级扶贫工作实现由粗放到集约、由“漫灌”到“滴灌”的实质性转变。

要制定一个全省精准扶贫的指导《意见》,以及村道硬化、饮水安全、动力农电、危房改造、产业培育、标准化村卫生室、村级文化场所、劳动力培训、义务教育和学前教育、社会保障等10个方面的精准扶贫专项方案。


在深化改革上讲“问题”,首要的就是以更加敏锐的眼光发现问题,牢固树立问题倒逼的意识,开展改革调研也好,听取改革意见也好,都要更细一些、更深一层,既善于用“放大镜”审视全局,更善于用“显微镜”查找问题,分领域、分行业、分层次搞清楚卡住脖子的是哪些矛盾和制约,绊住脚步的是哪些难题和障碍,进一步把突破口和着力点找准,绝不能无的放矢、盲目出招。
在深化改革上讲“具体”,就是要以更加明确的部署来推动工作,在找准问题的基础上,区分轻重缓急,立足远近结合,排出节奏顺序,把目标任务具体到当年、具体到地方、具体到部门,而且地方干什么、部门干什么都要拉出清单、一清二楚,绝不能笼而统之、糊里糊涂。
在深化改革上讲“针对性和实效性”,就是要坚持以更加缜密的思维来谋划举措,始终盯住增强动力、释放活力这一目标,注重从制度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注重从实践层面提出有效办法和管用措施,对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逐个攻坚、逐项解决,绝不能药不对症、改而无果。


对我省这样一个古丝绸之路贯穿全境、节点城市众多的省份来讲,“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和推进就是我们面临的最大机遇。从特殊的历史文化、地理区位、资源禀赋、战略平台等优势出发,加快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不仅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的一项重大工作,而且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贯彻落实密切相关,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点、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牵引点、全面依法治省的重要着眼点,还是检验锤炼干部能力和作风的一个重要战场。

甘肃要发挥综合经济文化优势,加快兰州开放开发,形成面向中西亚国家的战略通道、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要扭住“通道”、“枢纽”和“基地”三个关键,结合推进转型升级、实现富民兴陇的实践,结合“3341”项目建设工程的实施,结合经济、文化、生态三大战略平台的打造,对“13685”总体发展战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充实和完善,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优化时序进度、强化措施办法,切实在谋划部署上体现国家战略意图、在推进实施上突出特色优势、在工作成效上务求互利共赢。

积极抢抓国家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倾斜支持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依托“3341”项目建设工程的实施,以交通、管道、光缆等为重点,抓住关键通道和节点,尽快实施一批重要的建设工程,改善向西开放的条件和环境。


省委副书记、省长刘伟平就抓好科技创新、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做了专题辅导报告,他强调,要站在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围绕我省到2020年努力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抓住科技创新这个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牛鼻子”,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全力以赴促进我省转方式调结构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从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大背景下考量:新常态“”就新在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以往,“”就常在它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从我省实现转方式、调结构的突破来考量:一是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二是在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上,迫切需要通过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三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攻坚战上,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四是在巩固服务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的好势头、催生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上,迫切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实现新突破。

当前工作着力重点:打造科技创新平台,扶持企业创新主体,完善创新激励政策,深化创新体制机制改革。

设立20亿元的技术创新驱动基金,推动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重点用于:①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补偿、融资担保等科技贷款融资服务体系;②吸引省内外投资机构共同发起成立天使投资、风险投资、投资基金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良性滚动发展;③扶持试验区企业创新创业,推动试验区产业资本化;④支持试验区内各类孵化器的建设和运营等。

加快制定促进试验区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①在试验区内优先布局建设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②优先申报建立国家级企业孵化器和生产力促进中心。③建立科技大市场,引导企业产权、科技成果、适用技术进入市场交易。④建立科技股权激励机制,科技成果入股比例不设上限。⑤完善第三方知识产权服务机制,创新知识产权业务模式,建立试验区激励知识产权创造应用和惩治侵权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⑥率先在试验区建立科技人员有序流动的有效机制,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各类科技人员在试验区内创新创业,科研院所可自主处置科技成果的合作转让、对外投资和实施许可等事项,科技成果转化所获收益可按不少于90%的比例用于对成果完成人员和成果转化突出贡献人员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