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企业去“接地气” ——省农科院畜草所探索科技成果转化之路
省农科院畜草所科研人员正在为定西旺盛养殖有限公司的母羊实施胚胎移植手术。
9月是收获的季节,对于定西旺盛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荐竣来说,更是如此。今年初,省农科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成功为22只母羊实施了胚胎移植技术,就在不久前,这些“羊妈妈”们产下了15只纯种特克赛尔良种羔羊。这项技术不仅为公司节约了成本,还加快了良种肉羊的繁育速度。看着这些小“洋羔”,杨荐竣高兴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围绕我省草畜业发展,省农科院畜草所主动走到企业中去,积极与企业、农户对接,以问题为导向,为农户提供科学的饲草种植和饲养方案,并将实用的科技成果成功落地到企业,逐渐构建起了绿色农业循环产业链,形成了农户、企业等多方受益的“多赢”局面,探索出了一条接地气、有特色的科技成果转化之路。
良种良法,实现饲草高产高效
7月下旬,记者来到位于定西市安定区的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厂区内一派繁忙景象。粉碎机、包装机高速运转着,从定西市周边及宁夏等外省区赶来的交草车辆络绎不绝。成立于2007年的甘肃民祥牧草有限公司,如今已是我省牧草业的“领头羊”,公司生产的各类青贮饲草畅销全国十几个省区市,成为上海光明乳业、伊利集团等知名企业的固定牧草供应商。这里就是省农科院畜草所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站。
在厂区周围,有一片占地20亩的试验田,这里正在进行草料新品种的引进试验。不同的高粱新品种、玉米新品种在不同密度、不同养分管理模式下,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长势。省农科院畜草所所长、研究员杨发荣向记者介绍,3年来,畜草所先后引进饲用玉米品种16个、高粱品种21个、藜麦品种8个,分别在定西、张掖等地开展品种比较与栽培技术试验,筛选出最适宜本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牧草品种,并研究提出与之配套的丰产栽培技术,再进行示范推广。
“前几年,农民想种什么就种什么,很盲目,有时候忙碌一年却没有好收成。现在有了科学选种和种植技术做支持,我们再去给农民推广牧草种子,底气足多了。”公司总经理林益民颇有感触地说。科学选种可谓一举多得,不但农户的产量提高了,企业也稳定了草源,现在民祥公司已经有稳定的原料基地5万余亩。
安定区畜牧局副局长冯强向记者介绍,几年前,民祥公司还只是做干草,但是当时市场已经发生了变化,国内市场对青贮饲草的需求量逐年增加,而且对草的品质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正当企业面临转型升级时,敏锐把握市场风向的省农科院畜草所主动与企业对接,为公司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通过良种选育,提高了农户种植甜高粱和饲用燕麦等多种饲草的积极性,丰富了定西的牧草资源品种。”冯强说,在他看来,科学选种的更大意义在于调整了定西的农业结构,促进定西农业结构由“粮—经”向“粮—经—草”的转变。“经过几年的推广,目前,苜蓿、燕麦、玉米等饲草种植已成为安定区除马铃薯外,最大的种植品种,有效保护了环境,带动了农民增收,亩均收入达到千元以上。
当地农民冯海龙,过去主要种植马铃薯,近几年尝到种草的甜头后,逐年扩大种草面积,去年种植新品种后,亩产量大幅增加,种草收入近万元。
光有好种子还不够,在科学选种的同时,畜草所的科研人员将配套的种植技术推广到了农户家中,使农户们快速掌握了包括密度、种植方式等技术,确保了好种子有好收成。
胚胎移植,破解良种不足难题
一直以来,肉羊产业是安定区草食畜牧业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点突破口。但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安定区甚至全省现有的肉羊生产体系呈现出“三低”,即肉羊品种良种化程度低、良种供种能力低、肉羊生产商品率低。
“简而言之,我省羊产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就是没有好的品种。”冯强如是说。拿安定区来说,目前已基本建立起了以小尾寒羊为主的母羊群。小尾寒羊有着多胎、早熟等特性,但吃的多、产肉少的劣势无形中增加了养殖成本。
另一方面,肉羊市场行情持续走低,也让养殖户大伤脑筋。“我们大概测算过,在市场价‘毛重’每斤6元5角的情况下,只要技术到位,养羊照样有赚头。”冯强说。这样一来,如何提高产羔率、成活率和育肥率就成了摆在农科人员面前的难题。
针对这些问题,畜草所2012年开始在安定区开展肉羊胚胎移植技术的示范推广。此前,畜草所已于2009年完成了我省科技支撑项目“肉羊胚胎移植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研究提出了以超数排卵、错时同期发情、手术胚胎移植为核心的良种肉羊快速繁育技术。
那么,什么是胚胎移植呢?“通俗地讲,就是借腹怀胎,将纯种特克塞尔等国外优质肉羊胚胎植入小尾寒羊腹中,借用小尾寒羊来发育良种胚胎,使小尾寒羊怀上‘洋羔’”。省农科院畜草所副所长、研究员苏永生解释说,这一技术主要解决了我省产肉率高的公羊不足的问题。而且在后代身上,将小尾寒羊的优良特性与国外专门化肉羊的特性都表现出来,集中表现为多胎性、产肉率高。这一技术,破解了将国外优良品种在国内进行快速繁殖的难题。
成立于2009年的定西旺盛养殖有限公司就是这一技术的受益者。公司总经理杨荐竣向记者介绍,公司现有基础母羊800多只,如果按照传统繁殖办法,必须饲养30只种公羊,而现在利用肉羊胚胎移植技术,只需要两三只种公羊就可以解决基础母羊的受精问题,两年多来仅这一项,就为公司降低了六、七万元的成本。
“这些3个月的羊羔明显比以往的普通羊羔大。”杨荐竣一边指着羊舍里的小羊羔一边对记者说。目前,公司已完成肉羊胚胎移植手术30例,成活率达到100%。
变废为宝,构建养牛循环模式
位于安定区香泉镇的定西伊兰纯牛业有限责任公司是我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走进公司,记者发现这里不同于以往印象中的养殖场,整个养殖区干净整洁,闻不到任何异味。原来这与省农科院畜草所正在实施的科技专项——肉牛健康养殖与粪便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项目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有机肥试验区,记者看到这里堆放着8堆牛粪,上面标注了不同的编号。省农科院畜草所养牛研究室主任董俊介绍,这些牛粪里都加了实验室里研制的各类菌种,再加入秸秆等草料进行发酵,通过实验室分析,最终筛选出最适合生产有机肥的菌种。
“有机菌肥技术的利用,一来减少了污染,二来实现了废物利用。”公司副总经理王汉英说。他向记者介绍,以前公司养殖场每天产生大量的牛粪,都是堆积在厂区一角的粪池里,不但气味大,而且一到夏天蚊蝇成群,周边农户意见非常大。现在通过生产有机肥,牛粪经过原地加工就可以产生新的经济效益,变废为宝了。
省农科院畜草所所长、研究员杨发荣分析说,现在食品安全越来越受人们重视,从国家到地方都在大力提倡绿色有机农业,有机肥料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看准了这一市场行情,在畜草所的技术支持下,该公司决定扩大生产。在公司的另一间厂房里,投资几百万的一套有机菌肥生产线即将安装完毕。建成投产后,可以生产片剂有机菌肥,实现产业化。
当然,只要在伊兰纯公司走上一圈,就会发现最新的科技成果已经渗透到饲草、喂养、有机肥等肉牛养殖全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正所谓“科技无处不在”。
科研人员将菌剂添加到饲草中,不同于过去自然发酵,不但缩短了发酵时间,还提高了饲草品质,延长了饲草的保质期,增加了饲草的适口性和营养性。
科研人员研制出多种科学喂养配方,观察每天的料肉比和生长速度,这种精细化养殖实现了肉牛快速育肥。“经计算,肉牛增重速度提高15%以上,公司经济效益可以提高20%。”董俊说。
目前,伊兰纯公司已经形成了肉牛养殖——沼气生产与应用——沼渣利用——饲草料种植——肉牛养殖的循环发展模式。“香泉镇是定西市的畜牧大镇,养殖业最为发达,我们在这里开展科研试验示范,正是希望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不断复制这种养殖循环发展模式,从而带动定西市畜牧业发展。”杨发荣如是说。(记者秦娜 实习生谢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