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报道引起省上及白银市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已拆除明长城两旁违建1800平米
清理遗址附近的杂草及堆放物
靠近明长城的民用违建
兰州晚报讯(记者王万盈文/图)2月7日,本报以“叹惜!景泰明长城之‘毁’”为题,就白银市景泰县城东约七八公里处的明长城现状做了图文报道后,省上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白银市、景泰县也相继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景泰明长城的保护工作。2月16日,记者再次赴景泰实地踏访,只见该县文物等相关部门已组织人手对报道中所反映的危害景泰明长城的问题依法进行治理。2月16日中午,当记者来到景泰明长城遗址所经过的省建工局农场时看到,虽然寒风凛冽,黄沙漫卷,但景泰县文物局的工作人员正在组织机械和人工加班加点对该农场住户堆放在明长城旁的杂草、柴堆进行清理,并对一些占用、侵害明长城的羊圈、猪舍等违建与住户进行沟通、清理。而这个地段,还有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该农场建设的水窖、车库等建筑物。而在东边不远,则是一排仍旧住着农户的平房,与明长城遗址相距不到二三十米远。
对于景泰明长城的现状,该农场70岁的定西籍老人张进华告诉记者,他是1972年10月来到该农场的,至今已经40余年,而农场许多建筑物在他来之前就已经建好了,再加上那时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导致明长城在那时就被毁损很多。来自天水的一李姓住户指着靠着城墙一边的猪舍告诉记者,他在这里养猪已经20余年,来的时候城墙基本就是现在这样。
景泰县文物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15日下午起,他们就连夜对这里所涉及违建的住户进行了沟通劝说,让他们尽量主动将违建拆除,并签订了拆迁协议。16日起,工作人员开始加班加点对堆放在明长城两旁的杂草、柴堆进行清理。截至当日下午,已拆除违建1800平米,清理杂草及堆放物600立方米。根据新的文物保护条例,明长城保护控制地带范围为500米,但由于历史原因,这里有些建筑物已然形成,因此在执行上存在着一定难度。
记者从白银市及景泰县有关方面了解到,自2月7日本报报道刊发后,立即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关注。白银市高度重视,于2月14日召集相关部门专题研究和部署景泰明长城保护工作。白银市委书记张智全指出,景泰明长城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责任重大,通过这次媒体报道可以看出,明长城保护工作还存在差距。相关部门要提高思想认识,积极主动作为,对文物保护特别是明长城保护和治理方案要进一步完善,按照文物保护“修旧如旧”的原则,开展文物维修工程,注意保持文物原貌,已经确定的项目要尽快实施;同时要举一反三,对全市文保单位进行一次全面梳理,查找问题,排查隐患,把文物保护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白银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其银也就明长城等文物的保护和宣传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2月15日,景泰县委、县政府也就此问题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相关工作。会议要求,要突出问题导向,依法治理各种危害长城的行为。关于长城墙体两侧以外50米保护范围内建筑物、羊圈以及柴草堆等清理整顿问题,要依照《文物保护法》、《长城保护条例》出台前后的时间节点区别处理,特别对法律条例出台之后的破坏要毫不手软、坚决打击、严惩严处。由该县文广局牵头,立即对保护范围内的建筑物进行系统排查并形成影像资料,登记造册,边摸排边整改。对于羊圈和柴草堆要限期清理,要在两个工作日清理完毕。对于耕地在城墙边的情况,需专题向省市汇报,做好群众思想工作,通过征地或给予补助等形式加以解决。会议同时决定,在财政预算已列入的基础上,进一步调整提高专项保护经费,每年财政列支专项保护经费30万元;文保员工资按照所处路段的难易程度,平均3公里1人,每人每月200元;专用巡查车辆在公车改革中调配越野车1辆。对于界桩、界碑的移动问题,文物局尽快拿出方案,财政局保障经费,相关乡镇负责实施,限期15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