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食品安全问题须多管齐下
,甘肃省食品药监管理局出台《关于严格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若干规定》,从严格监督监管,严厉处罚惩戒,严肃追责问效四个部分入手,明确了30条最严格食品安全监管措施以严格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严厉打击食品生产经营违法犯罪,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详见《兰州日报》3月23日二版)
这些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不断曝光,现在可谓是谈食色变,含地沟油、苏丹红、三聚氰胺、瘦肉精等危害人体健康的食品数不胜数,甚至让人有种错觉,任何食品都是含添加剂的,都是不安全的,再加上一直层出不穷的食品中毒事件,食品安全问题可谓是令人堪忧。这一系列的问题不仅赤裸裸地暴露出商家的利欲熏心,更是折射出一系列监管体系的不作为与乱作为。其实,只要在监管体系中,哪怕有其中某一环节能认真负责、严格把控,也绝不会发生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乱象。
甘肃省这次新的监督条例明显布局得更合理,严格明确了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监管职能。让他们明确他们的职责是什么,明白不履行职责将会导致什么后果,对那些在其位不谋其职的管理者,严惩不贷。并对食品卫生和安全实行定人、定位、定责管理,对食品原料来源、生产流程、废弃物的流向和处理等进行全程跟踪监督。毕竟,再严密的措施,再严厉的惩罚,没有监督或者监督不力,都会变成一纸空文。因此,在加强上级监督的同时,还必须接受群众的监督。
食品安全法规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绝不是执法机构单方的事。因此,在加强监督的同时,还应该大力倡导“以道德立身,凭良心经营,靠诚信兴业”的理念,引导中小食品企业与食品生产者加强自律,做诚信食品。形成诚信约束,把好生产经营的原料关、流程关、经营关和员工关这“四道关”,让群众知晓、请群众监督、为群众服务,推进食品安全示范市的建设,食品企业诚信值得期待。用道德良心筑牢食品安全防线,用美食赢得顾客,用美德赢得信誉,用诚信赢得未来。毕竟,食品安全是用良心生产出来的,而不仅仅是监管出来的,更不是单一依法打击出来的,食品安全生产最需注入良心正能量。
除此之外笔者觉得,甘肃省在现有的治理基础上,不妨再借借他山之石。在美国,如果食品通不过安检,就会“闷死”在作坊;欧盟,食品生产每个细节都会被盯死,尤其是在动物源性产品官方监管上苛刻到极点。比如,一头猪如果睡眠不足就不允许屠宰,以避免体内产生微量的毒素;还有日本,为了确保国民的食品安全,10次修改《食品卫生法》,如果哪家企业(或食品作坊)违背了该法律,那就要倾家荡产,关门大吉。只有吸取更多的有益经验才能更全面的来拯救我们的食品安全危机,构建并完善食品安全的法规建设。
总而言之,提高食品安全标准,政府、市场和民众的力量都需要释放,全程监管,多方共治才能让食品安全底限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