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双随机 检查不随意 

13.12.2015  09:37
原标题:监管双随机 检查不随意(关注改革“最后一公里”)

  传统市场监管模式下,监管人员的监管领域、监管区域和监管对象相对固定,一定程度上导致的权力寻租、监管不严等问题一直受到诟病。

  国务院常务会议今年提出,创新事中事后监管,大力推广随机抽查机制,特别是公布抽查事项目,建立“双随机”机制,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查及处理结果。对于被查企业与检查人员的双随机抽取,天津之前已进行了探索,这项制度效果如何?记者进行了了解。

  市场主体 分类管理

  在市场主体的对象选择上,天津拒绝“一视同仁”,而是根据信用情况分类对待。对信用等级为良好类的市场主体,实施以随机抽查为重点的日常监管制度;对警示类市场主体,通过公开违法记录、督促整改等,实施警示制度;对失信和严重失信类市场主体,适用公开违法记录、案后回查等监管措施。

  分类管理的基础是“一个部门、一颗图章、一份清单、一个平台”。去年,天津在全国率先取消全部非行政许可事项,今年向社会公开行政许可权力清单,用“一份清单管边界”。“一颗印章管审批”,于去年在滨海新区率先试水,18个部门的216项审批权被整体划入新组建的滨海新区行政审批局,如今行政审批局已在天津各区县成立。“一个部门管市场”,是实行工商、食药、质监“三局合一”,成立市场监管委。“一个平台管信用”,是将全市56个部门信息连通,建立统一的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公示平台,将市场主体信用等级分为“良好”“警示”“失信”“严重失信”4个类别。

  “政府对企业的态度,应是无事不插手,有事不松手,把精力放在营造公平、宽松、便利的市场环境上。”天津市市场监管委主任林立军说。

  随机抽取 联合检查

  依托“一个部门管市场”的优势,“双随机”机制推动各执法部门形成监督检查合力,最终目的是保障随机联查的客观公正,规范行政机关监督检查。天津市场监管委企管处副处长黄雁东演示了“双随机”操作过程:进入天津市场主体联合监管系统,第一步,按各行政区划,通过随机摇号方式产生被检查企业名单,选取天津市场主体信息公示系统中信用风险分类为“良好”的企业,按1%的比例随机抽取;第二步,企业名单抽取完成后,将根据每个企业专有的监督检查项目,在监督检查人员数据库中随机抽取检查人员。“这种被检查企业随机、执法人员随机的双随机抽查能保障执法的客观公正。”天津市场监管委副主任石玉颖说。

  推行联合检查,须厘清监管职能边界。天津编制“监督检查项目目录”,涵盖36个行政机关的190个监督检查大项、524个子项,同时建立4500余人的检查人员数据库。

  为避免监管中的不作为与乱作为,防止多头和重复检查。天津推行“一表共享”的检查方法。“两个随机”最终自动生成“一企一表”,表上内容包括企业基本信息、检查人员等项目。

  结果公示 关乎信用

  整个检查活动将在90日内完成,检查结果经由各参检部门回填到“天津市市场主体联合监管系统”,并予以公示。记者看到,回填的检查结果涵盖现场检查的各种情形,包括无法取得联系、未发现问题、检查发现问题等。检查结果会在联合监管平台公示,并归集到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数据回填和结果公示是随机联查机制与“一个平台管信用”机制的对接点,让企业“守法经营、一路绿灯,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是监管目标。“检查结果为守法诚信企业积累良好的信用记录,也对违法违规企业实施了信用规制。”林立军说。

  根据天津市政府今年4月出台的《关于加强市场主体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天津将实行跨部门信用激励和惩戒。对守法诚信市场主体实施激励措施;对失信主体在经营、投融资等方面予以限制或禁止;对严重违法失信主体实行市场禁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