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里的犯人西门庆是怎么炼成的

22.01.2015  17:08

  2014年以来,黑龙江讷河监狱犯人王东利用微信与监狱附近女性聊天,骗财骗色,至少与7人保持情人关系,至少3名女子曾经给过王东钱,一位该监狱女员工被骗8万。另有一名民警妻子,裸聊后被王东拿裸照胁迫,以夫妻名义入狱探视并与其发生关系。讷河监狱的内部文件显示,事后有四位监狱领导及两名民警受到处分。

  一名在押犯,居然上演监狱风云,骗财之余,竟如西门庆一样荒淫,的确令人瞠目结舌。显然,失去人身自由的王东,单凭一人之力,不可能掀起如此大的浪花。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如果没有狱警提供的手机,监管人员没有与之沆瀣一气,如果监狱监督制度及时发力,任凭王东“诈骗本领”如何了得,又如何施展?在此,不是在押犯王东太嚣张,而是监狱监督制度太软弱。放纵之下,监狱里的西门庆,便和监守自盗的硕鼠,一同炼成了。

  监狱,由于其特殊性质,天然便带有封闭性。高墙铁网、戒备森严,在大众眼中,由于信息隔绝,监狱往往充斥着一些神秘色彩。在此情形下,监狱浑然是一个自行运转、远离公众监督视野的小社会。由于封闭,黑暗之下,滋生“苍蝇”,硕鼠横行,其实不足为奇。讷河监狱出产了“西门庆”,在早些时候,2009年,广东茂名监狱就被爆出:现金流行,犯人不仅打手机,更是频频吸毒。其实,监狱监管乱象,由来已久,例子不必多言,王东的事例,不过是增添了一笔离奇的色彩而已。

  不过,监狱虽然内生有封闭性的性质,但这种天然特性,并非不可打破,而是必须要打破的。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狱也需要照进更多能杀菌、消毒的阳光。其实,为破解监狱的封闭性,国家设置了监狱监督制度。法定监督主体是人民检察院,具体表现是,检察机关向看守所、监狱派驻机构,履行监督职责。这也是世界上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但是,为何国内监狱仍然问题重重呢?

  有两个原因。其一,派驻机构人少,监狱事多,难免照顾不过来。再者,派驻机构人员与监狱监管人员同在一地办公,近水楼台之下,有时候,会被某些贪腐的监狱方拉下水。这方面,有地方已经有所警觉,例如南京成立了专门检察院督查看守所、监狱。其二,单凭检察机关的第三方监督,力量还是薄弱了些。虽然行政监察机关也有权监督监狱,但囿于一些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也即,我国监狱监督的第三方监督主体,实在太单一。

  在此,如果想让监狱照进更多的阳光,最关键的其实是建立监狱监督的多元主体,在检察机关之外也设置层层防线。例如在香港,立法会、法院、惩教署、申诉专员、太平绅士、香港人权监察、香港善导会、香港戒毒会等均可监督。而在俄罗斯,将大众媒体监督监狱进行了法定化。在监督主体多元化上,我国虽然有探索,例如邀请人民监督员巡查,但总体而言做得还不够。例如倘若监督主体多元化,并不时、轮番巡查,监狱里面让人看得明明白白,王东的诈骗伎俩恐怕早就露陷了,而王东监狱内诈骗案案发,也不用靠受害者家属忍无可忍的举报了。文/温江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