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女子监狱新岸艺术团:救赎心灵 她们舞出新的人生

06.03.2015  08:59

  原标题:记者走进甘肃省女子监狱新岸艺术团女队——

  救赎心灵她们舞出新的人生

>

  排练舞蹈《母亲》。

  民警介绍服刑人员自己缝制的演出服。

   中国甘肃网3月6日讯 据兰州晨报报道 艺术可以改变生活、净化心灵。记者在采访新岸艺术团女队队员时,一张张阳光的面孔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她们积极、乐观的心态,娴熟的舞姿无不引人深思。尤其在演出自创舞蹈《母亲》时,她们的真情流露感人至深。满含热泪的“母亲”与“服刑女儿”深情拥抱,乐声逐渐变大,观众也随之被深深感染……这就是艺术的力量,来自生活、高于生活,感染他人,也启发着身在狱中的服刑人员。

  曾经误入迷途的她们,在接受着法律惩罚的同时也担任着舞蹈者的角色,通过舞蹈救赎着自己和服刑者的心灵。她们除了是监狱的服刑人员外,还有着另外一个称呼——甘肃省“新岸艺术团女队队员”。

   监狱内的学艺路

  3月3日上午9时许,甘肃省女子监狱习艺楼5楼大厅内,20名身穿舞蹈服的女子伴随着舒缓的音乐舞动着身体,一旁的民警申文佳不时地提醒着动作要领。整洁的大厅、专业的训练,演员的神态让人忘记了这是在监狱。此时是“新岸艺术团女队队员”出完早操后的“练早功”时间。她们将在这里开始监狱内一天的生活,在练功结束后去车间参加生产劳动。

  今年25岁的李荣荣2006年入监,刑期为20年。2007年10月24日,是李荣荣不能忘记的一个日子。“当时入监后,听说正在组织艺术团,因为我只有初中文凭,加之从未接触过舞蹈,都没敢想我还能加入艺术团。”新岸艺术团女队队员都是各监区的服刑人员,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年龄在19岁至26岁之间,此前没有接受过艺术表演方面的培训。

  被招入艺术团后,李荣荣很不适应,每天除了参加正常的定额劳动外,还需按时“练功”,学习有关专业知识。对于舞蹈“零基础”的李荣荣来说,几次训练下来就有了退出的念头。“队友们与警官的鼓励和自己对舞蹈的兴趣,使我咬牙坚持了下来。”李荣荣说。李荣荣通过了压腿、推脚背、劈叉跳、大踢腿等舞蹈基本功的训练,接触到了真正的舞蹈,并开始喜欢上了舞台表演。为了一个舞蹈动作能做得标准,往往要重复练上几十次,用她的话说,“展示美的同时还为了让别人认可我”。

  2007年12月4日是法制宣传日,李荣荣所在的新岸艺术团在省武警总队礼堂做了专题演出,观众有包括服刑人员家属、媒体记者等在内的社会大众。“当时我们既高兴又害怕,高兴的是我们可以登上真正的舞台了,同时又害怕演砸。”几个节目下来,李荣荣与队友们向观众展示了自己的才艺,尽管有些舞姿不很娴熟,但真情演绎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接下来,李荣荣与队友们信心倍增,还按照监狱规定看书学习,提高自我认知和对艺术的鉴赏能力。“在加强改造教育的同时,我们特意强化了服刑人员在文化修养方面的学习提高,注重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改造氛围,让先进文化进入服刑人员视野,达到陶冶心灵,启迪心智的目的。”省女子监狱监狱长元磊介绍。

  李荣荣在认真学习舞蹈的同时,还在诸多方面有了突破。听说监狱组织缝纫、美容培训,她也踊跃报名参加。几年后,李荣荣经过学习培训,已经拿到了缝纫与美容中级从业资格证书,美发、烹饪初级资格证书,报考了心理学专业大专自学考试。“大专考试我已经通过了9门,而这些都是加入艺术团后所做的,经过改造我现在不光多了几门技术,还学会了换位思考、宽容别人。”李荣荣高兴地说,去年她还获得了1年4个月的减刑。

   自创舞蹈感人至深

  一阵舒缓的音乐后,伴着婴儿的啼哭声,一名身着碎花布衣的女子抱着一名婴儿喜悦地走上台前……

  舞蹈《母亲》开始了。

  随着舞台上舞者的增多,情节的延伸,一个感人的故事逐渐清晰起来:母亲生下了一名女婴,含辛茹苦将其养大。女孩却因个人原因触犯了法律,获刑入狱。在监狱内,母亲探望劝告,却不被女儿理解。经过警官的帮扶教育,女孩认识到了自己的严重错误,悔罪改造的同时也理解了母亲。这支深情的舞蹈是由真实故事改编的。

  “监区全是女犯,这个故事就是她们人生的缩影。舞蹈《母亲》一经演出,无论从表演风格、题材内容上都感人至深,于是也成了新岸艺术团女队队员表演的主要节目之一。”民警申文佳介绍道。

  2012年从浙江省转监的服刑人员王香今年25岁,剩余刑期还有4年半,是舞蹈《母亲》剧中女儿的扮演者,此前她根本没有接触过舞台表演。转入监狱初期,有着小学文凭的王香是一名问题较多的犯人。“容易冲动,只要我感觉不好,就随口脏话,对改造也怀有排斥。”王香加入艺术团后,觉得训练太枯燥,没过几天就有了离开的念头。“但演《母亲》中的女儿让我有了改变,因为这就是我自己的真实生活,舞蹈让我改变了许多。”由于离家较远,王香的父母每年能探望女儿一次,而通过演女儿这一角色,让她懂得了父母的不易。

  《生命之痛》是新岸艺术团女队的另外一支自创舞蹈,讲述的是一名女子吸毒走上迷途,被判入狱后,在民警的帮扶之下接受改造,最终走向社会,得到认可的故事。

  李荣荣是《生命之痛》舞蹈中的领舞。“虽然我没有吸过毒,但每当音乐响起,我就能触景生情。想到了曾经遇事不冷静、比较极端的自己,我能感受到毒品给人带来的绝望、无助,还有摆脱毒品时的困惑。”李荣荣每跳一次《生命之痛》,总会有新的感受,这支心灵的舞蹈感动的不单单是她自己。

  “艺术团的自创舞蹈都会登上舞台为监区的服刑人员表演,仅《母亲》就演出了30多场。”监狱长元磊介绍说。同样,经新岸艺术团女队民警、服刑人员共同努力创作出的反映服刑人员点滴生活的《狱园日记》、《重头再来》等一大批自创舞蹈,由于创作真实、表演生动都被表演者个人与观众所认可。

   重生自我启迪他人

  “以服刑人员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去感染启迪教化服刑人员,这种寓教于舞蹈的教育形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监狱长元磊就新岸艺术团女队的主旨做了说明。

  从成立至今仍参与新岸艺术团女队建设的监狱教育改造科副科长安新燕对舞蹈有着特殊的认识:“舞蹈是一个协调性较强的艺术形式,当表演人数达到一定规模时,就要求表演者必须协作、团结,甚至有一些刚性约束。舞者在跳舞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改造,通过舞蹈训练,使她们重塑健康心理。”

  表演者大多是没有基础、文化程度较低的服刑人员,这就要求监狱民警必须耐心细致地教导,使其在体型、思想上得到改变。没有演出服装,艺术团民警就与她们一同缝制;节目缺少饰品,民警组织她们刺绣、粘合制作……在更衣室衣柜内,现代、古典、民族等多种风格的服饰被分门别类地悬挂着,一旁色彩各异的头饰等饰品绚丽夺目。据民警申文佳介绍,她们所制作的演出服、饰品等都可以满足日常的演出。

  在羊年春节前,前来探视女儿的李荣荣父亲告诉李荣荣:“孩子你又变了!你在监狱服刑的确改变了很多。”对于李荣荣来说,20年刑期太过漫长,她根本没有想到加入艺术团后,自己会有如此大的收获。“父亲不止一次地告诉我,在他看来我已经是重生了。”

  (文中服刑人员系化名)

  文/图 记者 董子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