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歌欢唱产业兴 ——景泰县立足盐碱地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现代渔业纪实

16.06.2016  10:19

  在景泰县芦阳镇城北村水产养殖小区,养鱼池里一条条虹鳟鱼、金鳟鱼在阳光的照射下自由嬉戏,犹如舞动的彩虹,活跃了一池碧水。这里的环境和水质很适宜虹鳟鱼的繁育和生长……在这背后,正是景泰县发展咸水养殖业的一个缩影。

  高海拔干旱山区、边远风沙区和盐碱危害区是景泰县精准扶贫的三大主战场。因景电工程灌溉回归水汇集致使地下水位持续抬高,土地盐碱化以每年6000亩的速度不断蔓延。截至2015年,景泰县受盐碱化影响的耕地面积达27万亩。耕地大面积盐碱化已成为严重制约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面对这种局面,景泰县积极展开了盐碱地综合治理行动。发展现代渔业,也是改良盐碱荒地,修复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为此,景泰县委、县政府深入调研、综合研判后,提出了利用盐碱回归水发展水产养殖业。该县按照“一二产互补,一三产融合,生态优先”的发展思路,建立“政府引导、群众参与、企业支撑”的发展模式,充分利用盐碱弃耕地、盐碱水域,发展渔稻综合立体养殖、标准化池塘养殖、流水养殖、冷水养殖等现代渔业。

  景泰县内因盐碱化弃耕土地达6.5万亩,主要分布在草窝滩镇、上沙沃镇、芦阳镇、五佛乡、中泉镇、条山镇等6个乡镇。该县因地制宜制定渔业发展计划,在五佛乡发展渔稻综合立体养殖、标准化池塘养殖;在一条山镇利用现有水域资源新建或改建标准池塘,发展流水养殖;在草窝滩镇和上沙沃镇挖塘抬田、修建湿地,达到治理盐碱地、修复生态环境的目的;在中泉镇发展标准化池塘养殖、设施养殖和流水养殖;在芦阳镇打造集渔业、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水产养殖旅游基地。2016年,争取推广发展现代渔业水面面积3000亩。从2017年开始加大推广力度,力争到2020年推广发展现代渔业水面面积达到5万亩。

  为进一步加快现代渔业发展,推动盐碱地治理,景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了推进盐碱地治理发展现代休闲渔业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并通过《景泰县推进盐碱地治理发展休闲渔业实施意见》。出台《景泰县推进盐碱地治理发展现代渔业奖励办法》,对全县范围内发展现代渔业,生产正常的企业、合作组织和个人,只要符合条件,将在资金、技术、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扶持。

  同时,加大现代渔业科技投入力度。由相关领导带领县科技局技术人员赴宁夏青铜峡市、贺兰县考察学习,借助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签订校地合作协议的契机,加深合作,助推水产养殖业。此外,该县还召开推进盐碱地治理发展现代渔业培训促进会,邀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养殖专业专家开展水产养殖培训,鼓励企业、个体发展现代渔业。

  据了解,景泰县沿黄河水资源丰富,全县渔业养殖面积达到680亩,饲养鱼种除常规的草鱼、鲤鱼、鲫鱼、鲢鱼等之外,还有虹鳟、金鳟、中华鲟等中高档鱼种,发展渔业经济具有得天独厚优势。在此基础上,该县创新渔业产业模式,努力探索渔业增收新的增长点,积极发展休闲渔业,将渔业和旅游业深度融合。在全县范围内创建休闲渔业主题园区和示范点,大力发展水产品流通和加工业,加强水产品品牌建设,积极推进盐碱地综合治理。到2020年,力争创建休闲渔业主题园区10个,水面面积50亩以上的示范点45个,流通加工企业2个,地方特色品牌2个,全县水产品产量达到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6亿元,旅游总收入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