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兰:让富民产业“壮实”起来

14.01.2016  11:23

  1月13日,记者来到皋兰县采访时,冬日的阳光暖暖的照在广袤的农田上,日光温室和大棚里、养殖小区里都有农人忙碌的身影。

  村民王文青,现在“”到了养殖场带来的甜头。一直在城里跑出租的他,前年底在云翔养殖场的带动下,建起了一栋标准化羊舍。“饲料、药品、防疫,还有销售,全都借助养殖场,咱只要一门心思把羊养好,就不愁销路。”王文青告诉记者,他去年卖了23只羊,挣了3万元,“比跑车强多了。

  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可见一斑。为了不断延伸产业链条,皋兰县加大了对正大集团,石羊饲料等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解决农户养殖的原料问题。2015年皋兰又新建了华清、通大成、康大神农等12个标准化养殖场,全县累计达到54个,全县畜禽饲养量达到83.8万头。

  从第一产业迈向第二产业,从粮食产品到肉蛋产品,皋兰的农业产业化正渐入佳境。

  跳出农业领域抓农业,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把产业优化升级破解为为农增收难题和实现农业产业现代化的着力点,放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上。大力发展肉食品、果品、饲草料农产品加工型产业集群,是皋兰突破传统抓产业的“法宝”。

  2015年,皋兰县新增各类专业合作组织20家,累计达到292家。一个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正将千家万户有效地组织起来,牵手迈向广阔大市场。

  通过全覆盖布放安装四融平台服务终端,既能给专家留言咨询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技术,又可以发布农产品销售信息了解行情。也让农民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对软儿梨、富硒旱砂西瓜、白兰瓜、红砂洋芋、和尚头等特色产业,皋兰用现代化理念提升,申报地理商标,真空并附加人文、地理等名优要素和现代化理念的包装、注册,在加工、储运和品牌上做文章,拉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实施品牌战略是皋兰县富民路上使出的一把重要“杀手锏”。

  一箱56元的和尚头长寿面,不加工、不包装,只卖面粉也就卖个20元钱左右,但加工成长寿面,包装后效益翻了一番。“放平时一个软儿梨(冻梨)也就卖几毛钱,真空包装后打‘时间差’销售,能卖到30多元钱。”皋兰县农牧局副局长王朝军说。

  据介绍,近两年,皋兰县投资4000多万元建成2座冷藏保鲜现代化气调库和兰白都市农产品配送中心及300多个配送点。今年又引进生态农业高原夏菜保鲜库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建成后,将面向兰州、白银、兰州新区配送精细加工蔬菜,日配送蔬菜量达55吨。这些举措不但破解了冻梨、白兰瓜、旱砂西瓜、红砂洋芋等特产储藏难、运输难、附加值低,销售半径小的致命缺点,还构建了助民增收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如今,皋兰禾尚头小麦、软儿梨、旱砂西瓜、红砂洋芋已申报并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通过网店,淘宝、微信订阅号等电子商务平台,还穿越时空,远销广州、深圳、云南丽江及全国各地,成为农民增收的“当家花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