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走转改】甘肃皋兰:解难题创收入 贫困村开出“致富花”

01.02.2017  16:37

    新华网兰州11月2日电(陈杨)“我现在在家附近打工,儿子跑运输,家里还开了一个小卖部,一年能挣个八九万块钱,比原来生活好多了!”兰州市皋兰县忠和镇丰登村村民彭宁加说。

    自兰州市皋兰县双联行动开展以来,这样的脱贫梦想每天都在发生着。

    2012年至今,皋兰县着力推动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至“十二五”末,皋兰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451元,年均增长17.8%,实现了县域经济社会全面快速发展。

    “在省市县双联单位的帮助下,丰登村2015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达8103元。2015年至今,共有道路建设、水利设施等九个项目进村,乡亲们在家门口就可以挣到钱了。”丰登村支部书记达能玉对于“双联”行动带来的变化深有感受。

    宽敞的文化广场、靓丽的新农村住宅、平整的小路、热闹的农贸市场……如今,行走在皋兰的村落间,随处可见绽放的“致富花”。

    解难题 贫困村落大变样

图为李家沟村正在修建中的休闲长廊

    位于皋兰县九合镇南部的李家沟村曾经交通闭塞,一条土路成了村子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道,只要一下雨,路就变得泥泞不堪。每当农作物成熟的时候,村民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辛苦了一年的劳动成果烂在地里。

    交通不便,成为村民脱贫致富路上的一只“拦路虎”。

    2014年,市县两级联扶单位结合村上实际,开始修建李九公路。2015年年底,这条总长6.8公里的公路正式开通,为李家沟村村民们带来了希望。

图为村民在自家院子里掰苞米

    如今,解决了道路难题,“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现象成了过去。村里红砖路基本都铺到了家门口,村道上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家家建好了水冲式厕所。李家沟村的基础设施不断夯实,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创收入 村民家门口“上班

    

图为平岘村的文化广场

    皋兰县忠和镇平岘村地处兰州市区周边,进城务工人员较多。近年来,该县主导产业高原夏菜价格波动较大,土地撂荒严重,不能参加重体力劳动和家有老弱病残的农户无法外出务工而致贫,就近务工是多数贫困户的主要诉求。

    自2013年以来,平岘村通过探索农村劳务输出的扶贫模式,与县林业局协商,并以“省门第一道”绿化工程为契机,协调相关部门组织贫困户参加绿化务工,通过就近务工解决了贫困户的收入问题。仅通过“省门第一道生态林”建设工作,平岘村40户贫困户务获得经济效益80余万元。同时,村里还组织扶贫户150余人次参加森林抚育工程获得经济效益10万元。

    平岘村第一书记于成介绍说:“除了在村民就近就业上‘下功夫’,我们也注重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贫困户发展能力。2015年,我们利用对口帮扶单位省纪委协调的项目资金45万元,建成了一座林下散养土鸡场,并创立了‘山野土鸡’品牌。

    “刚开始接下这个养鸡场,也是凭着一股闯劲,就想着能起个带头作用,为贫困户谋取一些福利。”提起经营养鸡场,当时刚接触养殖行业的彭吉嘉还是个“门外汉”。可是,凭着一刻苦钻研,通过一年多的经营,养殖场已养殖土鸡4000只,原生态的产品供不应求。

    除了养殖场,彭吉嘉还有一个“小目标”。“等明年资金到位后,我还想建一个以原生态鸡场为主题的农家乐,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山野土鸡’,进一步扩大养殖场的知名度。”他说。

( 编辑:王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