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皋兰:脚沾泥土芬芳 心系百姓冷暖

17.09.2014  13:26

五谷丰登、社稷安宁。甘肃省皋兰县丰登村的村名应取意于此。

九月中旬,走进丰登村,正是瓜果蔬菜收获之时。这些天,刘静天天泡在村里,担任丰登村“第一书记”4个月时间,这位离开校门不过两年时间的村官对村里的情况已是了如指掌:地有多少、人有多少、主要产业是什么、路什么时候通、灯什么时候亮、自来水还有些啥问题、谁家有点啥困难……小姑娘脑子活络、腿脚勤快,早已和村民熟成了一家人。

选派“第一书记”赴村任职,是皋兰县实行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的一项具体措施。从今年5月份起,57名80后干部陆续到全县5镇1乡57个行政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一为磨练年轻干部工作能力,二为“零距离”服务群众无障碍。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皋兰开展的“千名干部实施百个项目走进万家农户”活动,正是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一个有效载体。今年,财政、交通、扶贫、水务、农工等职能部门瞄准群众最需要解决的吃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发展难等生产生活突出问题,整合8247万元项目资金,精心筛选136个以自来水入户、渠道衬砌、道路维修亮化、扶贫助学、卫生所改造、产业技术培训、设施农业发展等为主的民生建设项目。

实施136个项目需要全县1430名机关党员干部深入3.2万农户去完成,目前已完成102项,10月底前将全部完成。在实施这些项目的过程中,党员干部一次次深入农户、田间地头,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抓项目、促发展,和群众讲贴心话,为群众办难心事,心与心间的距离越来越近。九合镇朱家井村的“第一书记”韩悌鹏对此深有体会:“很感动!感觉自己也没帮上啥大忙,一进门瓜呀果呀紧着往你手上递,特亲。

136个项目中,丰登村占了10项,这10个或已完成或即将完成的项目给丰登村带来了很大变化。

在村口开商店的彭宁加看得最分明:以前路不好,瓜果蔬菜拉不出去,菜贩子也不来;现在路修好了、路灯亮了、排洪渠也疏通了、自来水马上就进家门了。塘坝从1个变成3个,旱地要点浇没那么困难了。彭宁加又指着门前的红瓦白墙、平整亮丽的广场说:“以前这里柴草粪堆乱堆放,现在变成了文化广场。

如今,皋兰县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建立并推行的落实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农村环境卫生整治、“一村一品”群众性文化精品创建、社情民意受理代理服务五项长效机制。这些大事小事涵盖了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事事关乎群众冷暖。意在长久、利在长远。

为什么县乡干部一年四季忙忙碌碌,群众却不满意?建立和落实五项长效机制,就是要解决服务群众不贴心和群众工作能力不适应服务群众新要求的问题”。皋兰县委书记宗满德认为:“感情问题不解决,与群众就永远有距离。我们所做的一切,不仅需要用力,更需要用心。

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做到了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党的政策在一线落实、进村项目在一线落地、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群众工作能力在一线提高。脚沾泥土芬芳,干部怎能对土地和群众没有感情?心系百姓冷暖,群众怎能不欢迎这样的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