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喜迎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名藩皋兰:梨园人家诗意栖居 一年好景全季旅游

25.04.2022  09:31

   本网记者  宋芳科

  被黄河环绕的皋兰什川是一片富庶的土地。在这里生长的古老树是活着的树木博物馆。

  4月23日,“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喜迎甘肃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大型全媒体集中采访活动走进皋兰什川,看母亲河畔的古老梨园如何发掘旅游资源,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4月下旬,什川梨园虽然错过了花期,却依然没有错过美好的风景。梨园工作人员表示,什川梨园半个月的花期是一年中最美的风景,在什川梨园最多的梨树品种是冬果梨和软儿梨,冬果梨先开花后长叶,软儿梨先长叶再开花或者长叶开花同时进行,每年春天大家看到什川梨园白如雪的唯美场景,冬果梨贡献更多一些。

  梨园赏花是梨园人家的旅游招牌,但是一年四季,花季也就短短半个月,要搞旅游综合开发,仅靠花期显然不够。

  春有百花秋有果,夏有凉风冬有雪,美丽的梨园恰好满足了人们对惬意生活的向往,在母亲河畔的环抱里,什川梨园自带悠闲氛围,成为都市人乐居的田园。

  什川自明朝嘉靖年间开始栽植梨树,现有梨园面积1.2万亩,园中树龄百年以上古梨树9423株,其中,树龄达300年以上的有2000多株,大部分为200-300年的古老梨树种,平均树龄达260年。参天古树之下,时光柔和、岁月静好,无论四季,任何一天都是独特的风景。

  为此,什川镇大力改善旅游基础条件,美化乡村环境,让古梨园的旅游资源得到更好利用。以什川镇上车村陶街为例,长2000多米的街道,不断探索精致发展之路,打造人在街上行,如在画中游的田园风光,让游客在穿梭古梨园中感受时光美好,享受惬意生活。

  同时,古梨园还将烟火气息引入旅游细节,让人们随着24节气感受一个普通什川农民的生活。

  在什川有村民自建的民俗博物馆,漂亮的花灯照亮一年的光景,同时什川还有藏在农耕生活中的民俗。

  与一般果树不同,什川百年梨树树冠高大,踩小梯子够不着,特别是边角之处更是“望梨心叹”,为了照顾好这些“空中庄稼”,梨园的前辈们在日常生产管护中发明一种长达10多米,如蜈蚣一样的梯子,而使用这种梯子管护梨园的人就是“天把式”。

  “天把式”魏生恒顺着蜈蚣梯子攀爬,照顾“空中庄稼”灵活自如。

  魏生恒说,他是魏氏第21代“天把式”传人,作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天把式”至今活态传承,是他们劳作生活的一部分。数百年的梨园至今枝繁叶茂,得益于黄河水的滋养,也得益于一代代什川人的精心管护,要照顾好梨园,老祖宗的“天把式”就不能丢。

  “天把式”考验的是技术,而对于来到梨园的游客来说,分清楚软儿梨和冬果梨才是要紧的事。冬果梨清肺养肺,加冰糖、大枣、枸杞炖着喝是冬季滋补饮品。软儿梨自然发酵,“黑化”之后就着冰渣送进口中,舌尖上都是沙沙的滋味。但如果把两种果子认错了,则达不到效果。魏生恒说,软儿梨果型是圆形的,而冬果梨是椭圆形,分清楚这点,两种梨就好区分了。

  春天赏花、夏季避暑、秋季看红叶、摘果实,到了冬季经过发酵,软儿梨“黑化”味道最好。这就是什川的四季,遇上下雪的日子,还能感受一把“突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虚幻花开版本。

  为了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吃上软儿梨,什川镇惠农产业园通过工业化生产加工软儿梨汁、软儿梨八宝茶、还有杯装软儿梨。

  什川镇副镇长陶世伟表示,皋兰是瓜果之乡,白兰瓜、软儿梨都是兰州特色,他们希望深加工来延长产业链条,为游客带来更好的乡土体验。像他们的软儿梨就放在室温零下18℃的冷库冷冻,解决了仓储难题,让人们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正宗的软儿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