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兰县---党员干部践行“西电精神”

24.06.2014  12:08

  曾几何时,皋兰,一望千里尽是旱塬。当20多年前,被称为皋兰人民的“命根子”西电工程建成竣工后,皋兰——这个陇上有名的“要饭县”从此发生了巨变:水来了,地“”了,人富了。而由数辈人战天斗地血肉凝聚的西电艰苦创业史,历经悠悠岁月,如今在皋兰县已逐渐被凝炼成“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为民富民、改革创新”的西电精神,并在实践中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发扬光大——

  夏至时节,走进皋兰田野,万亩良田泛绿滴翠,阡陌纵横间奔流的黄河水,撩起阵阵欢歌。

  6月9日,在西电土龙川支渠4号泵站,泵站管理员魏万利正在拿抹布擦机器,隆隆的机器声别人觉得心烦,而在魏万利看来就像是“老伙伴”与他聊天。今年59岁的魏万利19岁就来到了西电,和另一名泵员一人一昼夜交替倒班,由于4号泵站地处绵延山脉中,骑自行车要走1个小时的山路才能到。冬天寒风刺骨,大雪封山,换班时无法骑车,只能深一脚浅一脚步行2小时进山,魏万利和同事都说不清摔了多少跟头。“我们常年呆在山中,没个人说话,也很少去外面,现在只要一出这山,就感觉心里没底,害怕,这里就是我的家呀。”魏万利笑着说。

  新的世纪来临,而从魏万利身上,依然能感受到西电人传承着的西电精神——不再是饥荒面前寻求出路,不再是凿山开渠的战天斗地,而是普通岗位上的坚守,大山深处的奉献……如今,就如魏万利一样,“西电精神”在传承与发扬中,也已成为皋兰县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基石,并汇聚成发展的正能量,在皋兰的大地上闪耀。于是我们能处处看见这样一幅画:在农民的田间地头,在贫困人员家里,干部与群众共同谋划明天的好日子……

  凿石引水:10万农民解决了温饱

  翻开皋兰的历史,旱灾的记录比比皆是。

  上世纪50年代开始,新生的皋兰农民不再崇拜老天爷,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找水运动。农民们捐出珍藏的银元、首饰开始打水井,兴修农田水利。三角井、梅花井、大口井……1958年,庄子坪的百眼串井引起了国内外关注,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慕名前来参观。可是庆功墨迹未干,井水却干涸了,1000多眼干窟窿摆在了人们面前。1965年,皋兰大旱,成千上万皋兰人不得不走上逃荒要饭的老路,皋兰从此成了甘肃、宁夏两省区有名的“要饭县”。求天不灵,掘地无水。愈困弥坚的皋兰人又将目光投向了滔滔不绝的黄河水。

  在西电时,从一些资料上看到,1970年9月的一天,饱尝饥渴之苦的人们将“砸锅卖铁也要引黄河水”的大字报贴满了老县委大院。随后,衣衫褴楼的人们肩扛原始的锤、镐、锹,背负破烂不堪的行李卷,从皋兰的各个角落走来,一支6000人的征山战水大军浩浩荡荡地开进了什川峡谷。

  铁锤和钢钎奏响,头顶山石直不起腰,他们就跪着打、趴着打,夜以继日,打了一个月的炮眼,装进5吨炸药,半个山头飞到河中,黄河水悄然绕侧东流。炮工们继续每日蜷缩在低矮窒闷的隧洞中奋战。有的炮工被山石击中头部昏迷,醒来后继续干,有的手指被打的脱皮、化脓,还是坚持上工地。为开山引水,28名皋兰儿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直到1973年,西电总干渠正式上水。第二年秋天,东西两条干渠开始运行,清凌凌的黄河水,穿过一个个隧道,蹚过一条条渠道,翻山越岭,从南到北,深入皋兰腹地。70年代末,黄河水已能滋润皋兰的6万多亩农田。截至1989年底西电工程竣工,共完成总投资1.03亿元,建成各类建筑物23000多座,开挖渠道1300多条,总长几乎是兰州到北京的距离。工程最长提水高度550米,总扬程638米,有效灌溉面积15.63万亩。

  西电通水后,从根本上改变了皋兰干旱贫穷的面貌,告别了“靠天吃饭”的历史,粮食亩产由上水前的60多公斤增长到500多公斤,历史性地解决了10万农民的生存问题和温饱问题。

  坚守寂寞:只为心中的父老乡亲

  一切都在变,而今天的西电人一脉相承,秉承和弘扬创业者们的优良作风,将西电精神延续传承了下来。

  据皋兰县西岔电灌工程水利管理局党委书记杨富国介绍,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一开始,西电就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发扬优良传统作风,勤勤恳恳为百姓服务。“职工们在工作条件特别艰苦,待遇也不太好的情况下还时时刻刻为老百姓的利益考虑着,大家不论身处那个岗位,心中只有一个信念:管好水,用好水,这就是新时期更是当前的西电精神。”杨富国有些动情地说。

  64岁的老党员陈玉朝是土龙川支渠的一名护渠工,在护渠工这一岗位上干了30多个年头。他刚从渠边回到泵房旁的小房子里,由于前夜一渠道漏水,他慌忙跳下去堵渠几天几夜没合眼的缘故,全身湿透,整个人看起来比较羸弱,见此情景,泵员魏万利赶紧拿出了一袋方便面让陈玉朝吃。“他们巡渠常常几昼夜合不了眼,也不能回家吃饭,饥寒交迫是常事。”魏万利解释说。

  在该渠3号泵站,因距村落比较近,只有周永良一名泵员。“我父亲曾是顺水村的村支书,3号泵房关系着我们村的千亩良田,当时村里人都嫌条件艰苦,工资低,我父亲就逼着我干,这一干就是25年,我把这当成我的家了,尽管现在工资只有1100元,但我却舍不得离开。”周永良说。一年365天,周永良就住在泵房旁边一个6平方米的小窑洞里,这25年,他没和家人团聚过一个除夕夜。像魏万利、陈玉朝、周永良这样的基层员工,西电共有207名,他们舍小家,为大家,吃苦耐劳,工龄最短的也在20多年;虽然条件艰苦,但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着,将“西电将神”秉承诠释得淋漓尽致。

  脚踏实地:件件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今天的皋兰人忘不了西电建设的艰苦历程,更忘不了建设者们用鲜血和汗水谱写的一曲曲奉献之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皋兰县组织老党员、老干部积极讨论,提炼出了“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为民富民、改革创新”的西电精神,通过多形式的宣传,号召广大党员干部学习“西电精神”,践行“西电精神”。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后,干部们转作风,天天来村上接地气,征求‘四风’意见,了解我们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这地气接的多了,也就知道我们老百姓真正需要什么了,你看,这安路灯、改泵房、修道路……每一件事都办到了我们‘心坎’上”。这是皋兰县石洞镇蔡河村党支部书记郭德存的一番心里话。

  践行“白手起家、艰苦创业、为民富民、改革创新”的西电精神,需要更多的载体和渠道。皋兰县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争创服务型党组织,争做服务群众的带头人,围绕解决服务“最后一公里”,为民办实事。以“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抓项目、促发展”为重点任务,干部们挨家挨户走访调查,多层次多领域征求“四风”方面的意见,详细向群众讲解惠农政策法规,并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脚踏实地,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6月盛夏,走进黑石川乡兰州新区(黑石)产业园,一条崭新宽阔的柏油马路蜿蜒至群山山麓深处。与以前相比,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腹地的变化。而这一变化,正是该乡下狠功夫“优化服务”,为全乡村民致富奔小康铺就的康庄大道。

  “仅靠农业,发展速度太缓慢了。只有工农业双轮驱动,才能快速发展。对我们来说,发展工业最好的方法就是借外力发展,吸引大量的企业来黑石投资兴业,吸引客商我们的优势不多,除了优化环境,就只能在‘服务’上下狠功夫。”黑石川乡党委书记魏军仪说。

  正是在这一思路和措施的落实中,兰鑫公司120万吨优质铸造生铁项目、宏鼎磨料、保峰建材、盛鑫门窗基地等重点项目和企业相继在黑石川“安营扎寨”。据介绍,目前黑石川乡已输转1000余人到产业园务工,园区全面建成后,解决地方劳动就业18000人,年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28.8亿元。

  皋兰县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名工作人员说,西电精神的核心就是艰苦奋斗,为民富民,这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为民、务实、清廉”的主题是相吻合的。通过“争创五型机关、争做五好带头人”活动的开展,切实转变了干部作风,提升了工作效能,增强了干部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和责任心。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的皋兰正处在转型跨越发展的重要阶段,而西电精神就像一面旗帜,激励和引导着皋兰广大党员干部为民富民,改革创新,建设富强文明和谐美丽的新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