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兰办结 37件为民兴办实事

10.12.2015  04:45

    【本报讯】“有了农贸市场,以后我们卖菜就会很方便,不用再专门跑到市内或县城去了,菜贩子们也不用专门跑到田间地头去收菜,少跑路了就不会压价格,我们也能多卖些钱了。”12月8日,在皋兰县水阜镇长川村新建成的农贸市场内,几位村民兴高采烈地对记者说道。2155户8941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300户棚户区改造和30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项目让农户住上了梦寐以求的新房子;20公里农村公路由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崭新笔直的水泥路……2015年皋兰县为民兴办10件实事,承办省市为民兴办的37件实事已办结,为群众带来了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也成为皋兰精准扶贫浓墨重彩的一笔。

    水阜长川农贸市场是今年皋兰县为民兴办的实事之一。记者看到,新建成的市场内的交易大棚大概900平方米、管理房4间。1间卫生间,硬化地坪4000多平方米,电动大门附属设施等一应俱全。而与之遥相呼应的是远处整齐划一的一座座红顶房日光温室。作为皋兰县7个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园之一,长川村设施农业示范园是政府为实现“户均一亩万元田”目标而扶持打造的“示范宠儿”。

    目前,该村已建成日光温室100座300亩、高架大棚500亩。日光温室平均亩收入可达一万元以上,高架大棚平均亩收入达到7000多元,设施农业收入占到了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0%。然而,之前由于就近没有市场,村民们卖菜极不方便,收入也相对应受到影响。为此,今年,皋兰县便将建设水阜长川农贸市场作为为民兴办实事之一,如今,市场建成后,村民们在致富奔小康的路上“提档增速”,好日子越来越近了。

    “棚户区改造是大好事。”原住三川口的陈大爷半年前搬进了南源小区。说起新旧对比,老人激动地说:“以前房子里没有上下水,没有厕所;雨一大,水往屋里涌,风一大,直往屋里钻。门前一个窄巷巷,买上一车煤,只能拉倒在大街上,一点点往家里倒腾。”陈大爷之前住在简陋的一间平房里,今年棚户区改造后住在60平方米的新楼房里,感觉格外温暖和高兴。而这样的变化和温暖,正是皋兰县今年为民兴办实事,完成300户棚户区改造和300户农村危房改造带来的好处。

    作为今年的为民兴办实事,皋兰县300套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基本完成。其中,九合镇120套棚户区改造项目已建成。忠和镇100套棚户区改造项目基本完成。石洞镇80套棚户区改造调整为石洞镇城中村改造项目,采取政府购买安置和货币化安置两种方式,目前已安置农户。550户农村危旧房改造目前也已全部完工。作为为民兴办实事的棚户区和农村危旧房改造,用最大的实惠温暖了民心。

    2015年,皋兰县为民兴办实事10件18项,包括总投资910万元的6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20个新农村试点村建设小康村统筹整合特色产业发展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97个,总投资2129万元的20公里农村公路,总投资809万元的忠和镇盐池村、九合镇三坪村、金沙村、九合村等4个农村安全饮水工程等全部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项目。承办省市为民兴办实事37件,其中省上22件,市上15件。如,为困难弱势群体法律援助案件补贴项目。截至目前,受理案件45件,结案20件,案均补贴1500元。为全县695名重度残疾人每人发放1200元护理补贴项目。在6个镇建成便民服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项目……这些涉及行路便捷、饮水安全、上学方便、住房改善、就业充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实事为群众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让群众在奔小康的路上也“提档增速”。

    □记者董永前特约记者张发润

看看,“三城行动”具体有哪些计划
    兰州晚报讯(记者王星明)《兰州市建设山水城兰州日报
甘肃省严禁借兰洽会名义突击花钱
    每日甘肃网7月1日讯 (兰州晨报记者王钊)兰州日报
全国高校BIM大赛甘农大学子获佳绩
    兰州晚报讯(记者马文艳)中国建筑学会近日公兰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