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子风采】青春,是一场炫美的舞会——记“甘肃省高校三好学生”张晓英同学
当我们通过培黎校区长长的林荫小道,接近学校内门时,看到一个明媚的女孩微笑着向我们打招呼。简单的马尾、孩子气般的面庞、素面朝天的她穿着一件棉布裙……她叫张晓英,是美术学院工艺美术专业的一名大四学子。作为2012-2013学年学校“三好学生”、2012-2013校年国家励志奖学金的获得者,在多项志愿者活动中都活跃着她的身影。她于2012年参加兰州马拉松志愿服务,获得了优秀志愿者称号,在2013年6月参加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三下乡”志愿支教活动,获得了优秀队员的称号。今年,她又被评为“甘肃省高等学校三好学生”。面对诸多荣誉,她说:“我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很优秀,只因为自己把握住了更多的机遇,做了自己喜欢做的事而已。”当我们与她近距离接触时,便发现,这个擅于交谈的女孩有着专属她的精彩生活。
大学,精彩与充实同在
张晓英告诉我们,自己的大学生活和梦想中的没有什么区别,充实而精彩:学习一些专业知识、创作精美的工艺作品、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拥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成长道路上总会有很多的惊喜等待有心人去发觉。对于她来说,良好的作息是追寻梦想的一个重要条件:周末,她早早起床,洗漱时发出的声音总会吵到舍友,于是她便有了“工程队”这一绰号。说起这个,她尴尬地笑了。她说对此也觉得对不起舍友,但一直坚持着这个习惯,这是源于家庭环境,在家里,她父母就有很规律的作息时间,因此也教导她要规划好自己的时间,去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工艺美术是一个需要极大耐心的专业,只有在不断地尝试和失败中才能进步。她在周内只要有空闲时间,都会去工作室创作。而在周末,她喜欢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去看画展。她说这样是为了在各种实践和观摩中获取更多创作的灵感。
每当我们说到她取得优秀成绩时,她总是会谦虚地笑着说“哪里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用来上网逛街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自信开朗的笑容展现出了她乐观豁达的性格。她的生活并不仅仅局限于专业领域,学校很多活动都有她的身影。她不仅是班级的学习委员,还是青年志愿者协会的优秀志愿者。在慧灵公益活动中,她教残疾儿童画画。让她记忆犹新的一次是,他们去助教时,一个小孩子不停地流口水,他们一边擦着,一边教他画画,一节课下来感觉很累,但他们感到了幸福,她说她正是在这种互助中享受着公益。
轻松、活跃的学习环境不仅激发了他们的灵感,愉悦了心情,而且使他们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在交谈中,她总说自己很多事都不懂,很平凡,但其交际能力和思维活跃程度却不得不令我们折服。而当我们问及是否有人对美术生有误解时,她笑着说,因为与文化课的学生相比他们的思维更加开放,交际能力和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更强,对专业很认真甚至有时会有些偏执,以至于很多人叫他们“疯子”,但她对此表示理解,艺术本身就需要创新的思维,只有不断地更新观念,才能随时保持创新的灵感。
在很多人认为自己心目中的大学和现实的大学有很大的差距时,她却不这样认为,她觉得自己的大学很好,有很多的平台可以展示自己,也有充裕的时间来充实自己,虽然学校有约束,但她认为这些约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促进自己。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艺术,让生活多姿多彩
当我们走进美术学院的纤维教室时,不禁为那些精湛的工艺作品而感叹。在之前与张晓英同学的交流中,我们了解到:“纤维艺术类似于十字绣,但比十字绣高大上很多。”看着她用一根根白线拉紧的纤维底板、桌凳上散落着的五颜六色的材料线时,我们意识到,做好一件成功的纤维作品,是一项耗费体力和精力的工程。张晓英说:“所有的线刚买来时都是一团,我要根据自己所需将要用的线一根根挑出来,分类,然后再看着图片搭配色彩,每一针每一线都要思考是否换色。她说:“一件完美的作品是不允许有任何瑕疵的,自己做了两周的作品只因为一针的错误就要全部拆掉,这便是学习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但我爱艺术,即便拆掉全部的作品,我也会重头开始,我不允许自己的作品因为一丝一毫的错误而黯然失色。”环顾四周不同风格的模板和不同进度的作品,我们可以想象到,即便是一平方厘米的工艺作品,在其之后也饱含着张晓英对作品的热忱以及对艺术的尊重。下午5点45分,已经接近饭点,教室里依然有同学继续着自己的作品:挑线、配色、穿线、固定。我们仿佛看到为了作品而努力的张晓英:插着耳机,娴熟地重复着同样的步骤,时不时自言自语着:“深红,熟褐,墨绿,群青……”在安静的艺术氛围中,我们悄然离开教室。
随后,我们随张晓英前往陶艺工作室,她向我们介绍:“工艺美术是一种结合于物质和美的创造。每一件作品都要用心去创作,我可以将同学们随意丢弃的废瓶废罐、穿破穿旧的衣物、卡纸、胶带,改造成自己想要的东西,我总会因为那些精美的小东西而产生成就感。”当我们走进另一间工作室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穿着花格子大褂的男生仔细计算陶瓷盘的厚度、随意扎起马尾的女生调着烤瓷颜料并自言自语、陈列架上已完成的和未上架的作品、为了确认每一种烤瓷色彩的上色效果而讨论的不亦乐乎的搭档……这是以前从未切身体验过的艺术与生活相结合的创作氛围,曾经认为陶瓷就是盛器,艺术就是在画室中潜心创作,可此时看到室内的这一切时,我们感受到,那些看着平常的盛器所饱含着的是创作者对生活、对艺术的热爱。
也许众人眼中的艺术家是孤独而冷漠的,他们为了艺术忘记如何好好生活;为了艺术穷困潦倒;更为了艺术变得偏执暴躁,而忽略了世界的美好……而通过与张晓英的交流,我们感受到:艺术与生活是紧密结合的,我们的生活正是因为艺术的装点而变得多姿多彩。
梦想,因为奋斗不再遥远
人们总是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张晓英来说,美术,已经与她的生活融为一体。她说:“选择工艺美术是因为对此感兴趣,由于喜欢设计,喜欢亲自动手实现自己的想法,同时,工艺美术涉及范围广,可以增加知识阅历,让我切身接触很多新奇的东西。”紧张的学习环境没有影响她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张晓英每时每刻都会感受到生活带给她的小惊喜。“拥有耐心并义无反顾是我们相对于其他专业同学更应具有的品质,一旦这样的品质养成习惯,做作品时,便会达成忘我的境界。”张晓英笑了笑,露出了一对浅浅的梨涡。
也许很多人都会认为,艺术生做事散漫,行为举止过于开放,认为他们目中无人。但通过与张晓英同学的谈话,我们了解到,他们的生活中,不太在乎衣食住行;可以在人多的地方冷不丁的大声歌唱;可以毫不顾忌的指出他们看到的真假美丑……无论怎样,他们拥有充实有趣的大学生活,拥有完成一件作品时满满的成就感,拥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新闻中心记者:汪莙霞 张益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