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项目办:铁的决心 铁的手腕 铁的纪律——全省交通运输行业“狠抓质量管理、建设品质交通”系列报道之三

30.10.2014  10:52

    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甘肃段徽县至天水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福州至银川高速公路横向的连接线,也是我省东南出口的一条重要高速公路。路线全长189公里,同步建设连接线35公里,概算投资206.21亿元。项目于2011年12月开工建设,预计明年底建成通车。为了把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甘肃段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项目办坚持不懈强化管理,多措并举加强监督,严明纪律加大奖惩力度,推动了项目建设质量的持续稳步提升。
      铁的决心:打造精品工程
      十堰至天水高速公路地处我省陇南山区,路线大部沿沟壑、河道布设,且经过多处滑坡、崩塌、堆积等不良地质路段和多个地质断裂带,地质情况复杂,施工难度大。为了确保项目质量,项目办以明确责任为突破口,深入开展了质量提升活动。
      项目推行了业主代表责任制,将全线26个土建项目部和8个监理部划分为9个业主代表责任区,又将后续开工的路面、房建、绿化工程划分为9个业主代表责任区。由各业主代表对现场进行管理,及时掌握工地动态,现场解决问题,强化了对施工、监理单位的联系、监督和管理。同时,项目办坚持每天晚上召开成县、徽县、西和及业主代表工作站四地视频例会,听取业主代表的工作汇报,及时研究解决施工现场出现的问题,安排部署后续工作,做到了日清日结。
      为了做到项目质量全程可控,项目办重点加强了质量监督检查。按照施工阶段提前分析控制要点,项目办组织驻地高监和技术负责人召开工艺研讨会,制定专项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向全项目进行统一宣贯。到目前,项目办已对梁板预制、钢筋绑扎、台背回填、隧道隐蔽工程、路面基层施工等下发了专项指导书,并以此作为现场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除业主代表加强日常巡查外,中心试验室提高了检查验收频率。项目办还分阶段开展质量“回头看”活动,每季度对已完成的路基、桥梁、隧道等工程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检查混凝土强度、几何尺寸、三背回填、路基压实度、浆砌工程质量,对发现的问题隐患进行及时整改。
      铁的手腕:全程控制质量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项目办全面推行了标准化管理,健全完善了标准化管理体系,编制下发了成套标准化工艺指南,重点推行了场站建设标准化、施工工艺标准化和管理行为标准化。
      在场站建设标准化方面,项目办实行了“三集中”制度,就是混凝土集中拌和、混凝土构件集中预制、钢筋集中加工,实行工厂化生产。为了落实好这项制度,项目办根据各标段的实际情况,对场站布置规划、场内功能分区、生产流程等进行了严格审查,对不符合工厂化生产条件的场地进行了集中整改,使施工现场达到了建设标准。
      在人员设备和材料管理方面,为了确保人员到位和施工设备到位,项目办实行了“三项准入”制度,即实行进场人员、施工设备、施工原材料严格准入。同时,项目办按照工期节点要求,定期对进场人员和施工设备到位率和稳定率进行核查,加大了关键设备进场的督查,重点落实了隧道施工、桩基施工和钢筋加工等关键设备的到位情况,并对其使用情况进行了跟踪核查。为加强原材料的源头控制,项目办对钢筋和水泥等14种大宗材料进行了社会公开招标,将招标情况进行了公示。项目办对供应商还实行动态监管,严格坚持材料留样比对制度,对各厂商的产品通过中心试验室进行严格试验,建了材料留样室,建立了信誉台账,确保进场材料质量可靠和责任可追究。
      在施工工艺方面,项目办安装了“黑匣子”,对拌和参数进行完整记录,钢筋加工采用了数控设备,桩基墩柱施工采用了滚焊机进行钢筋笼加工,梁板骨架钢筋采用了数控弯曲机、定位模架和高强砂浆垫块工艺,在梁板预应力施工中推行了梳编穿束、智能张拉、真空辅助压浆等工艺。在隧道工程中,引进了多臂凿岩台车、湿喷机等新设备。在路基填筑中,认真分析各类路基填料的特点,全线配置振动羊角碾,采用网格法上土、挂线控制层厚、每三层对路基边线进行放样等措施施工,明确了填筑工艺和辅助检测手段,中心试验室每三层一检,并在压路机上安装了GPS定位系统,对碾压遍数和压实质量进行了监控。项目办还实施了工艺改进、工法创新和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鼓励参建单位和个人提出有利于质量控制的新工艺新办法,工艺工法一经采用,对单位和个人均给予相应奖励。
    铁的纪律:消除质量隐患
      项目办全面推行了质量责任登记卡制度,由现场技术员、现场监理、业主代表三方联合签订责任卡,对“三背”、“六部”、上路马道、填方路基边坡部位进行统计并建立台账和照片档案,实施全过程监控。对质量通病,在广泛总结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项目办认真总结归纳,专门编制了《质量缺陷防控手册》,分通用、桥梁、路基、隧道4部分对质量通病的表现形式、危害程度、防控措施和管控环节进行了详细阐述,为质量通病的防控治理提供了可供遵循的方法。在桥梁施工中,加强钢筋加工、模板安装、保护层厚度控制和预应力质量的现场监控,对湿接缝、铰缝等各类节点受力部位的现场施工进行了严格控制,确保了各类受力筋的连接质量和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保证了结构稳定。在隧道工程中,加强对开挖断面、初支厚度、拱架连接、拱架间距、锚杆数量和尺寸角度、二衬厚度、中心水沟的质量控制,规范了仰拱施工工艺。在防护排水设施的现场管理上,通过对工程几何尺寸、施工工艺、内在质量等进行经常化的现场破体检查,强化了质量监督。在路面基层施工中,从混合料级配和水泥剂量、运输、摊铺、碾压、养生等各环节进行工艺控制,并对路面施工过程中积水和离析病害进行了及时处治。
      项目办认真实施了优质优价奖罚管理办法、路面工程质量提升奖罚办法和交工验收质量缺陷追究办法。每季度末由项目办组织对各合同段质量情况进行量化打分,所有评判均依据中心试验室的抽检数据加权计算得分,按评比结果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或处罚。项目办贯彻质量缺陷“零容忍”的理念,建立了对质量问题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追究的制度,加大了工程质量奖惩力度。按照《质量评比实施办法》和《施工管理奖罚细则》,针对质量缺陷的种类和性质,对质量问题进行追查追究,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罚,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返工处理。对监理的管理,项目办明确了驻地高级监理、现场监理和施工单位、现场实体质量之间的奖罚连带关系,当实体质量出现问题时,相关责任监理人员一同承担连带责任;施工单位和现场监理受到处罚或奖励时,对驻地高监本人按20%比例连带。项目办还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监理人员“面部识别系统”考勤,将出勤率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加强了动态管理,每月出勤25天以上的监理人员方可进行计量。目前,项目办已组织各类综合和专项督查32次,整改返工400余处,有效提升了工程质量。

 

(王笃宽  唐龙基 李志洁)

关于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政府网站域名变更的公告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府网站域名管理的通知》(国办函〔2018〕55号)和省政府相关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政府网站域名结构,自2019年3月8日起甘肃省交通运输厅政府网站域名变更为jtys.交通运输厅
厅投融资办安排部署2019年交通投融资和全面从严治党工作
近日,厅投融资管理办公室按照省厅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交通运输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