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壁上的神秘龛洞--寻访“迦叶寺”摩崖石窟遗址 

25.11.2015  08:09
原标题:峭壁上的神秘龛洞

  锦带峡山岩上的龛洞

  “迦叶寺”字样摩崖

  去年夏天,天水秦安县地方志工作人员在秦安县安伏乡李家河村锦带峡一带考察期间,发现一处隐没于山野的南北朝时期“迦叶寺”摩崖石窟遗址,距今1600余年。据考证,迦叶寺遗址为秦安境内目前发现的唯一石窟和罕见摩崖刻字,是秦安境内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佛教遗存,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和文物考古价值。

  1

  秦安县境内仅有的南北朝石窟

  11月20日,记者在秦安县县志办见到了秦安县史地专家、县志办工作人员李雁彬、陈新荣两位老师。据李雁彬介绍说,秦安的名山大川均由黄土构成,不适合凿石建寺,因此,一直以来,文化考古界人士形成的观念是秦安没有石窑艺术,除锁子峡“开天石镜”摩崖外没有摩崖刻字。秦安县史地专家、县志办原主任王文杰老先生一生痴迷于秦安史地文化的研究,对秦安各地非常细微的资料都了如指掌,他坚持认为秦安有石窟艺术,在锦带峡一带。

  锦带峡山高坡陡,山崖峭立,坚硬的地质构造将河流束成一条曲折而秀丽的锦带,因而称之为锦带峡,锦带寺就位于秦安县安伏乡李家河村。锦带峡河谷地貌与别处不同,此地石质不似天水麦积山丹霞地貌,开凿起来格外费时费力,因而只能依山就势,利用地形随方就圆,凿小石窟。如果沿莲叶公路而过,在莲(花)叶(堡)公路葫芦河西岸临河悬崖上,人们远远便可见对岸山岩上嵌刻一上二下对称三角布局的三个龛洞。现存最早的史料明嘉靖胡氏缵宗所著《秦安志》中,对锦带寺的描述曰:“其寺嵌洞。”后经考证,锦带寺其名实为迦叶寺,为秦安县境内仅有的南北朝石窟。

  2

  迦叶寺曾经香火旺盛

  李雁彬告诉记者,第一次见到锦带峡山岩上嵌刻的龛洞是1998年冬天,感觉很奇怪,后来又数次探访,因其下河水漫过,无法抵达,只能从远处拍摄。当时洞内并无佛像,无法考证。后来从单位老主编王文杰处问知,首轮修秦安县志之时他们去过此地,并有相关资料,半崖石岩上刻有“迦囗寺”字样,旁边有小字石刻。这些情况激发了李雁彬及同行实地探求的欲望。

  2014年8月2日,李雁彬和同事陈新荣、兰州大学杨宜斌等5人去锦带峡实地寻访。沿莲叶公路而上,他们于上午9时来到锦带峡,驻足远望,只见对面山如坐佛,雄奇高大,山上之石坚硬细腻,石质似玉,其构造北方少见,与江南石山相似,临水之上嵌着三个佛窟。

  李雁彬一行在向导的带领下,攀到人迹罕至的石檐佛龛下。此地岩石构造如巨大屋檐,似天然石屋,深两米有余,可供一人坐卧活动。细看此处曾塑有佛像,正中石质佛龛尚存,壁上残留着佛像的基座。很早前高僧打坐过的地方仍然完好,但没留下什么东西。由于香火旺盛,岩顶石头皆被历代香烟熏黑,可以想像在漫长的历史上,锦带峡中千佛齐聚,钟磬常鸣,香烟袅绕,修行的僧侣和信士们不避艰险,每日穿梭于佛像之间,险峻而幽僻的深山之中,一方超越的净土安慰着饱经战乱之苦的民众之心。李雁彬认为,山上道路虽被荒草湮没,但仍可以辨认,历史上这座山一定是布满佛像的,如果细加清理,应该会找到其他的佛像。正中岩上刻有迦叶寺三字,和今天的大楷字大小相当,但字体古朴劲拙,与秦安县境内出土的西魏石造像塔上的字体相类,尤其是“”字更有南北朝风格。

  3

  摩崖刻字距今1600年

  在“迦叶寺”三个字的左边,李雁彬他们发现有小字石刻,字迹很多,但因年代已久大多模糊不可识,极有可能是一段记录寺院概况的文字,其文为“王府家囗堂造四至东至山西至河南至囗囗北至囗囗……四至分明……信士王惠奴记”等字样;另有一段文字可见寺院建造年代,其文为:“弘始九年六月吉日造贾仲才妻周氏囗”,“弘始”为后秦姚兴年号,“弘始九年”即公元407年,距今1600余年。细察巨岩,发现各处都有石刻文字,也有明清时的铭刻,大约为历代累加供养人刻文。

  李雁彬还在一块石头上找到类似岩画的图案,大概为天然形成,像星系图,也有可能是原始人的杰作。通过考察,李雁彬他们初步断定,迦叶寺乃为北朝古寺,历代均有人在此供奉修行。刻满石头的供养文字隐隐地述说着其沧桑的历史。可惜在时光的河流中,风吹日晒,流水侵蚀,许多信息已很难读懂了,但那些古崖上布满的文字,让这座默然隐沦于群山之中的普通山崖突然多了一种令人向往的神力。兰州晚报记者哈丽娜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