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主战场的生力军——天水市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综述

10.11.2015  16:39

  原标题:精准扶贫主战场的生力军——天水市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综述

  记者 胡丽霞

  天水是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段重要节点城市,也是六盘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重点区。今年以来,天水市把驻村工作队的选派和作用发挥作为推进精准扶贫各项措施落实的有力抓手,充分发挥驻村帮扶工作队的生力军作用,集思广益汇民智、齐心协力解民忧、攻坚克难帮民富,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收到了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致富的多元综合效应。

  围绕“三个覆盖”选优派强工作队伍

  选优派强驻村工作队,是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措施的务实举措,也是强化拓宽双联行动,助推打赢扶贫攻坚战的有力抓手,这是天水扶贫攻坚工作的显著特点。天水在驻村帮扶工作队的选派上,认真落实《全省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力量整合和加强管理的办法》,整合了双联干部、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驻村干部、对口帮扶单位干部等不同层面的干部4538名,在全市所有贫困村组建了1034个驻村帮扶工作队,重点突出了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农业技术人员三支干部队伍建设,实现全覆盖。

  ——精心选拔了1034名熟悉农村工作、善于做群众工作、作风扎实、乐于奉献的科级以上干部担任队长兼任第一书记,实现了科级以上干部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在贫困村的全覆盖。

  ——市、县区委组织部门把全市402名大学生村官全部调整到贫困村任职,在大学生村官没有覆盖的632个贫困村,选派了一批乡镇优秀大学生干部到村任职,实现了大学生村官或乡镇大学生干部驻贫困村的全覆盖。

  ——市、县区两级在全市农口部门选派了一批技术水平好、业务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按照乡镇和村组产业发展布局和实际,在每个贫困村安排1—2名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工作,实现了农业专业技术人员驻贫困村的全覆盖。

  明确“八项任务”双联扶贫深度融合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驻村帮扶工作队组建到岗到位工作,面对的对象千差万别,工作千头万绪。天水市围绕贫困人口减少和贫困村摘帽这一核心,确定了驻村帮扶工作的职责任务,深入推进双联行动精准扶贫深度融合,解决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 (下转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重点突出八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精准识别帮扶对象,协助开展贫困户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准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需求,深入分析致贫原因,列出需求清单,制定到村到户帮扶措施。二是精准对接目标任务,分年度制定减贫任务书、时间表和施工图,并采取倒排工期、挂图作业等有效方式方法,一项一项抓实见效。三是精准落实帮扶内容,加快水、电、路、房、易地扶贫搬迁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培育工程,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落实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社会救助等行业扶贫计划。四是精准实施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村集中资金用于重点扶贫项目和扶贫户、扶贫人口;主动参与项目的衔接立项、组织实施、监督管理和验收评估;积极协调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帮扶工作。五是全面加强社会治理,抓好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服务设施等的建设和完善,落实“四议两公开”,指导完善村规民约,配合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六是加强政策法规宣传,深入宣传“四个全面”的战略举措和“1+17”精准扶贫方案,提高了群众的政策知晓率。七是做好协调服务工作,加强与联村单位配合,定期不定期向相关单位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和工作推进中需要上级解决的问题,积极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八是培育典型示范引领,及时总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好经验、好做法,注重发现、培育、总结先进典型,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突出“六个重点”集中抓好任务落实

  各驻村帮扶工作队7月5日到岗到位工作后,围绕“八大职责任务”,紧盯“1+17”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任务和措施,结合当前农业农村工作实际,全力做好项目实施的协调员、农民群众的服务员、政策法律的宣传员、资金使用的监督员。“五大员”真帮实扶解民忧,真抓实干帮民富,真正推进了驻村帮扶工作。协助开展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工作,按照精准扶贫户、扶贫低保户、政策保障户和巩固提升户四大类精准识别的要求,进一步摸清贫困村、贫困户、贫困人口基本信息,为大数据库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共完成15万户67.78万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通过召开村“两委”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方式,全面掌握联系村的基本情况、发展现状和致贫原因,深入了解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研究制定贫困村小康建设规划、脱贫计划和年度帮扶计划,列出驻村工作任务表。落实“一对一、一带多”帮扶措施,明确脱贫时间表、任务书、作战图,做到“一村一计划、一年一措施、一户一对策”。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积极开展“农业科技直通车”服务活动,农业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举办果园管理、药材种植、养殖技术等培训547场次,培训农民21.3万多人次,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650多人次,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科技致富的能力。注重帮扶弱势群体,全面了解群众的家庭现实困难,通过组织捐款捐物、带动和引导创业等形式开展对弱势群体的帮扶,从生产、生活、就医、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排忧解难,为困难群众帮办实事1300多件。加强项目协调争取实施,及时捕捉国家、省市各类扶贫项目信息,提早谋划、提前规划各类项目,加强与上级部门的协调对接,积极争取各类扶贫项目资金,助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致富增收产业,为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奠定了坚实基础。驻村帮扶工作队协助共建果园8.82万亩,种植蔬菜11.9万亩,建成标准化养殖场5个、养殖小区12个;完成通畅工程148条417.4公里,硬化村组道路131条808公里,完成105个村级活动场所的选址规划。积极协调解决融资问题,各工作队组织搭建扶贫融资平台,拓宽产业开发、贫困户贷款融资渠道,不断创新工作方式,优化融资信贷环境,进一步破解了农村融资贷款难题,协助乡村两级完成了88955户43.87亿多元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为921户贫困户申请其它各类贷款4598万元,为进一步深入开展扶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

  建立“三个机制”驻村帮扶长效运行

  为了解除派出干部的后顾之忧,确保了每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下得去、蹲得住、干得实”,天水市建立“三个机制”,在确保驻村工作长效运行上下功夫。驻村帮扶中,市委明确要求帮扶队员脱离原工作单位,对驻村帮扶干部实行周考勤、月考核、季通报。建立了《考勤管理制度》、《工作例会制度》、《联席会议制度》、《工作报告制度》、《请销假制度》等工作制度,印制了《天水市驻村帮扶工作日志》,要求每个队员对驻村情况详细记录,将驻村签到和工作日志的填写作为考评工作的依据,日常管理得到严格落实;由市委办统筹协调,抽调市委双联办、市直组长单位、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等方面的力量,组成专项督查组,通过实地查看、走访群众等方式,对驻村帮扶工作队到岗到位情况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了通报,积极引导各工作队出实招,使真力,办实事,不断把驻村帮扶工作引向深入,督查考核得到严格落实;在落实好省财政安排每个驻村帮扶工作队经费5000元的同时,市、县两级每年为每个驻村帮扶工作队配套工作经费各1000元,另外,市委市政府为每位选派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补助经费5000元。各县区为驻村帮扶工作队队员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秦安县自筹15.8万元为所有队员办理人身保险,清水县统一购置床被、锅灶等食宿用具。一些单位为队员购买了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打印机等办公用品及厨具、煤气灶、床等生活必需品,按照规定落实了交通、伙食补助等费用,经费保障得到严格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