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滇缅路南侨机工:苟利国家生死以
中国兰州网6月29日消息 仅余12人,平均年龄超过90岁,这是目前全球尚在世的全部“南侨机工”现状。
抗战之际,近4000时髦、俊朗的华侨青年响应国家号召,奔赴战场,开车修车。他们之中,近半数人失踪或殒命,没有看到胜利。
新华社记者重走滇缅公路,探访最后的机工和家属。几乎每一个人,都有痛别亲友、九死一生的故事。
他们是当时最时髦、最开放的华夏青年
从来没有人,敢在97岁的罗开瑚面前炫耀自己会开车。
早在1939年,当绝大多数国人还没摸过汽车的时候,罗开瑚就开着各种车,从载重1.3吨的福特轻卡,到著名的6.9米长的美国GMC十轮大卡车,驰骋在抗战生命线——滇缅公路上。
他和战友们所运输的,是送往抗战前线的急缺物资。“一挺挺机关枪,木箱子装着,运到国内。”老人回忆说。
罗开瑚是第8批回国的南侨机工。当时,中国急缺熟练卡车司机和修理工。危急时刻,在祖国的号召下,华侨陈嘉庚等在1939年发布通告,号召有技术的华侨青年回国当机工。
国内条件艰苦,月薪只有约30元。但仅半年内,9批青年机工志愿回国,达3200人。另据南洋华侨机工回国抗战历史研究会研究,还有许多机工从其他渠道回国,姓名档案均可查,全部机工总数近4000人。
“他们全是20岁到40岁,是当时最时髦、最开放的华夏青年,了解外面的世界,有眼界、有技术。其中既有普通司机、工人,也有工程师、大学生、‘富二代’。”研究者表示,更可敬的是,他们报效的是“概念中的祖国”,许多人并没有在中国长期生活过。
翻开相册,记者发现他们几乎个个帅气挺拔,目光炯炯,不少人英俊得像上世纪的电影明星:头发整齐,衬衣笔挺,有的还露着时髦的翻领,或戴着流行的帽子。
就是这些人,回国后经紧急训练,被派往滇缅公路及四川、贵州、湖南、两广以及越南、缅甸仰光等地,开车、修车,搬运着抗战胜利的希望。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