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万造“猕猴桥”的民意吐槽须倾听

12.08.2014  14:21

   作者:范子军

  为保障藏羚羊迁徙道路通畅,国家在修青藏铁路时专门架了座桥,让火车在桥上跑,藏羚羊在桥下过。为方便猕猴“串门探亲”,济源投资500万元,正在河口水库两岸高山上,架设两座吊索桥,未来将形成“船在桥下游,猴在桥上走”的独特景观。专家称,为猕猴在高山间建桥,在国内野生动物保护史上属首例。(8月11日大河报)

  河口水库的建设,形成一条约20公里长9000余亩的水域,给猕猴“探亲”带来了不便,专门架设两座吊桥方便猕猴往来,不单彰显出对野生动物保护的重视上升到一个高度,而且凸显出人与动物和谐共处,构建文明生态环境的崭新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济源此举不但无可厚非,而且值得称道。

  人们吐槽建造“猕猴桥”的举动,主要是质疑在一些地区经济尚不发达,学生上学甚至还面临“路难行”的情况下,“优先考虑”猕猴的“交通”问题,是不是有些轻重、本末倒置,对野生动物的人性化怎能取代对人类的人情味?虽说动物保护与人的利益之间不能简单地相提并论、权衡利弊,但这样的民意吐槽显然值得倾听。

  河口水库给猕猴出行带来不便,这是不争的事实,但这种不便会不会影响或破坏其正常的生活、繁衍生态,或者构成其他重大生存威胁,倘若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从国家珍稀动物保护的角度来讲,建“猕猴吊桥”具有显著的必要性,当然就可以理直气壮地建设,如果答案是否定的,猕猴吊桥可有可无,则规划、建设的合理性自然要受到质疑,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优先满足人类基本利益诉求,改善人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这个大前提、大原则理应成共识。

  替猕猴造桥之所以引发喧嚣舆情,另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花这么大一笔钱,是不是经过了专家论证,有没有征求纳税人的意见?因而实际上也表达出对决策民主、政务公开,尊重民众知情权、话语权和监督权的强烈诉求,不啻是对仍然习惯于关门决策、拍脑袋决策、随意性决策,对财政资金想花则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行政作风的再度鞭策。(范子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