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出国门的抢滩登陆 ——关注甘肃装备制造业发展系列报道(三)

20.06.2017  02:42
 

            从大型装备到电器制造,从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到新兴产业迅速崛起,甘肃制造正通过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与技术,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发展亮点,组成甘肃制造的方阵,迈出国门向国际市场进军。

   走出国门的建投制造

  从产品首次出口中东国家到顺利通过欧盟CE产品认证,获得欧盟市场通行证,甘肃建投装备制造公司今年好事连连。

  今年3月,甘肃建投装备制造公司研制的施工升降机成功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阿联酋。这是甘肃建投装备首次出口中东国家,更值得一提的是,该产品销售由甘肃建投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上海金播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在线交易电子商务平台交易完成。

  4月,公司研制的旋挖钻机、挖掘机、臂架式混凝土泵车等3款产品,顺利通过欧盟CE产品认证,获得了欧盟市场的通行证。

  通过CE认证,甘肃建投装备制造公司不断改变和提升产品设计、生产、安全、使用等方面的水平,从经营、管理到设计、生产方面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改革,使得公司产品在技术、质量、安全、使用方面迈上了一个全新台阶,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公司的国际化水平。

  目前,甘肃建投装备制造产品已涉及起重机械、工程机械、隧道掘进机械、风电设备、电气自动化以及专用汽车六个领域:塔式起重机在全国同行业排名第六;GJR400旋挖钻为国内领先产品;隧道掘进机械中“黄河1号”为西北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盾构机;风电设备中多功能智能化检修、检测平台和塔架外用升降机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多功能立体固沙车获得实用型及发明专利11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专用汽车系列产能达到年产5000台,其多用途特种作业车形成新的专用汽车谱系,填补了国内空白。

   老企业的创新领跑

  黄河边成长起来的老装备制造企业——兰石集团一直是兰州人的骄傲。

  从生产新中国第一台石油钻机,到自主开发世界钻深最深的钻机,兰石集团创造了中国装备制造领域数百项第一。最近,四台由兰石集团自主研发生产的7000米沙漠石油钻机通过国际货运班列陆续运抵土库曼斯坦。

  近年来,兰石集团通过积极创新,产品从单一的石化能源装备向煤化工、核电、光伏、风电转型;服务从单一的产品制造向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EPC模式升级;市场从立足国内向国际市场加速拓展。同时,经营向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变,让一个传统的老企业正升级成为深得市场信赖的新兴企业。

  兰石集团总工程师陈建玉表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具有能源、资源富集的特点,正好给兰石这样的企业提供了走出去的契机。

  “短短2年时间,集团在中东、中亚、非洲、欧洲的8个国家建立了区域销售分公司,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总额突破了15亿元。”兰石集团企业管理部部长袁武军说。2016年,兰石集团获得柬埔寨6.2亿美元订单,创造了甘肃制造业一次性外贸订单记录。为助推企业“走出去”,我省还加快了兰石哈萨克斯坦板式换热器总成套公司、兰石中东公司、兰石土库曼斯坦公司等境外投资项目建设,打造境外生产基地,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逐步壮大的甘肃方阵

  一枝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依托优势产业发展起来的甘肃装备制造业,正在构建走出国门的方阵队列,让甘肃制造在国际市场开疆拓土。

  “长飞兰州公司产品不仅能服务西北五省区用户,还将走出国门开拓中亚、欧洲等国际市场。”长飞光纤光缆兰州公司总经理刘爱华说。

  兰州新区卓尔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手机模组就是一个手机的心脏。现在,这块小小的模组漂洋过海销往国外。该公司董事长邱树林介绍,公司产品主要销往菲律宾、尼泊尔、南非、印度等地。今年仅菲律宾一个订单就是一个月2万台,一个月有好几个集装箱发往国外。

  在兰州新区,像卓尔电子这样的企业已有数十家,生产的手表、集成电路、相机镜头、芯片电阻和手机触摸屏、电视机等电子产品已面向欧洲、东南亚、中西亚等地区销售。

  “现在,兰石集团、四联光电等近20家企业60余种产品销往美国、欧洲、中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今年一季度,兰州新区共实现进出口总额10.8亿元。”兰州新区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主任巨宝庆说。

  围绕推动甘肃制造走出国门,兰州新区开通运营的兰州至中亚、欧洲、南亚国际货运班列,累计发运150多列,运送机械设备、日用电器等货物14.8万吨,其中,中亚班列已实现常态化运行,每周达到2-3列,南亚班列已被列为全国16个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兰州新区党工委书记杨建忠介绍,兰州新区正在争取开通兰州至瓜达尔港的国际货运班列,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物流中心和多式联运中心。

  当前,围绕省上确定的能源装备和智能制造两大产业链,我省正以产业集聚和协同发展为目标,持续推动产业链整体创新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提升,加快实施补链、增链工程。这意味着甘肃制造的方阵队列将不断扩容,会有越来越多的制造企业走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