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业新产业的引领者——甘肃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综述
原标题:推动农业新产业的引领者
——我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综述
现在,“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已成为影响我国农业发展的新问题、新挑战。
只有让农民职业化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农业的内在活力和发展动力。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以来,我省在2014年局部试点的基础上,经过3年的积极探索,总结经验,在全省范围内全面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实施。
3年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培育制度不断完善、培育体系加快构建、培育机制更趋灵活,培育模式得到创新、培育效果日益凸显。全省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7万余人,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初步形成。
健全培育体系 统筹推进实施
“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这既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基本特征,也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方向。“懂技术,是新型职业农民的必备素养。与传统农民以传统农具为主要生产工具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不同,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掌握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具备科学种养能力,能够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善经营,是现代农业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新要求。现代农业不是小农经济,而是现代化大农业。新型职业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目的不再是自给自足,而是为市场提供更多商品。”省农牧厅副厅长杨祁峰说。
基于上述考虑,我省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设立了基本构架。
“我们在教育培训、认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体’培育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了跟踪服务和产业发展两个环节,把培育的链条加以拓展和延伸,从培育的目标定位上更加突出了‘育’的核心地位,进一步理顺了以‘培训’为基础、‘扶持’为支撑、‘发展’为根本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构架。”省农牧厅农民培训管理办公室主任常武奇补充道,“在突出培训的针对性、规范性和有效性的同时,对认定的新型职业农民开展政策扶持等全方位的跟踪和服务,支持职业农民发展产业,创业兴业。”
在培育模式上,我省实行了“一点两线、全程分段”培训,即以产业发展为立足点,以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为两条主线,按农业生产重点环节,分阶段安排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参观考察和生产实践,实现产业周期全程覆盖。课堂讲授采用幻灯片教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现场实训围绕关键技术因人施教,面对面讲,手把手教,做到“学中做,做中学”;座谈交流采用参与式、互动式,学员各抒己见,谈体会、话打算、谋发展;参观学习注重新、奇、特,让学员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激发热情。同时,不断探索和实践农民接受在线教育培训、移动互联服务等方式,着力构建方便农民自主学习的“立交桥”。在培育层次上,我省实行了省级集中示范培训、市级中级试点培训和县级初级普及培训相结合,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中专学历教育相衔接,分区域分层实施,形成了分类别统筹推进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新格局。
各级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主动作为,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组织协调与基础服务功能,以公益性机构为主体,多方资源共同参与“一主多元”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基本形成。2016年,武威、定西、兰州、平凉4所市级农广校开展了200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中级试点培训,68个县级农广校承担了全省培育任务总数53.94%。参与培育工作的实训基地共267个,其中农民田间学校81个;合作社、农业企业、示范园区等167个;创业孵化基地5个;综合类基地14个。
创新机制模式 不断深化拓展
当前,我省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的关键阶段。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的深入推进,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变化,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在拓展,功能在拓宽,这就要求培育模式与手段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拓展。
为此,各地把机制创新作为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提速新型职业农民示范带动效能,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规模的主要抓手,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取得了很好的培育效果。
定西市农广校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培训,探索总结出“32221”培育新模式,即“3个精准、2个突出、2个结合、2个严格、1个平台”。“3个精准”:即培育对象精准、培训内容精准、授课教师精准;“2个突出”:即突出农民思想素质提升、突出发展经营理念转变;“2个结合”:即教师讲授与课堂互动结合、集中学习与参观实践结合;“2个严格”:即授课教师要求严格、参训学员管理严格;“一个平台”:即班级微信平台。使培训主题鲜明、重点突出,课程设置紧贴实际,授课模式灵活新颖,达到了外力促内力、见识促意识、心动促行动的综合效果。
合水县“两点一线”“六统一”的培育模式是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有益探索和总结。所谓“两点”,是指以苹果生产和畜牧养殖两大产业为立足点;“一线”是指技术技能路线。“六统一”是指统一标识、统一培训流程、统一师资队伍、统一管理制度、统一团队建设、统一培训对象管理。
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手段也得到不断拓展。敦煌市把平台建设作为对新型职业农民开展跟踪服务和技术指导的重要抓手,建成农村公共信息网络平台、“农信天地”手机短信平台、《为农服务》电视栏目平台,使全市6万余农民得到免费网络信息服务;1万多户农户能够按农时季节,免费得到实用的农业技术措施、农技信息;种养业实用技术、新品种、典型经验和致富信息等内容,通过电视传播到千家万户。
民勤县构建了多维培训体系,着力打造农业科技信息服务平台,通过《民勤新农村资讯》、农技服务热线电话、手机科技信息平台、农业科技直通车、《科技服务苑》电视讲座栏目、农业科技超市、农民图书馆和庄稼医院,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了及时周到的信息技术服务,帮助新型职业农民第一时间解决技术难题和信息服务需求。
围绕服务创业 强化发展能力
对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培育得出,还要能留得住,这才是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根本要义。
为此,我省以提高农业经营效益为目标,通过政策推动和延伸服务,优化职业农民发展环境、提升新型职业农民发展能力、增强职业农民发展动力,让他们在农村留得住、有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能否得到相应的政策扶持,能否取得产业发展的成效,这是衡量培育工作成败最为重要的一项指标。为此,我省农牧部门加大工作力度,把由政府主导制定出台相关扶持政策作为工程实施重中之重来抓。在支持承包地向新型职业农民流转,推动农业补贴和项目建设向新型职业农民倾斜,还积极帮助新型职业农民解决贷款难等问题,不断增强其综合实力与自主发展能力。
为提升职业农民发展能力,我省对接农技推广、农业科研单位、涉农院校等,加强指导服务,增强职业农民自主、自学和自我扶持的能力,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开展产销对接、跨省区交流合作、创业创新项目推介和技能比赛等活动,引导成立协会、联合会、联盟等组织,支持新型职业农民抱团发展。
为增强职业农民发展动力,我省支持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加强创业培训辅导,建立创业孵化基地,对接创业扶持项目。同时,跟踪一批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职业农民,提供增值服务,创造条件支持他们进一步提高学历、扩大规模、发展产业,引领和带动更多人加入职业农民队伍。记者 孙海峰
( 编辑:宋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