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内而外”的变化——从内涵建设看甘肃中医学院发展

19.12.2014  11:01

甘肃中医学院近日举办了科技大讲堂第九次讲座,来自兰州大学的谢小冬教授在讲座结束后,接着就科研课题选题研究等相关问题与师生进行交流。

无论来自什么专业,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坐进这个讲堂里,聆听专家讲授本专业或是专业以外的知识,已成为甘肃中医学院师生的一种“充电”方式。

师生个个忙于“充电”,是因为这所学校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压力”所致。这种“压力”来源于学校“由内而外”的发展理念,从内涵提升入手,精雕细琢大学的发展之路。

把课堂放在临床

甘肃中医学院是我省唯一的省属本科医学类院校,承担着为全省医疗行业输送人才的任务。这里的毕业生,多半都留在我省基层医疗单位工作,学院培养学生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全省的基层卫生服务水平。

正是肩挑这样的“重担”,甘肃中医学院对医学生培养不断地做着完善和调整。

中医自古重师承、重实践,甘肃中医学院在教学中尊重这一规律,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教学方式,让医学生练就过硬的从医技能。

包旭宇是该校中医学骨伤专业大四学生。对于他来说,从最初入校学通识、学基础理论,到大二开始的中医学知识加实训课程,再到大三的专业知识以及集中见习,课堂和医院是他去的最多的地方。这个小伙子很喜欢去临床上课,“因为在临床上学东西要比课堂上直观,而且学得快。

近年来,甘肃中医学院的实践教学比例被不断加大。在目前总体课程中,三分之一的学时都用来实践,部分专业课的实训与教学比例达到了一比一。该校还创新引入两段式教学,一些专业前三年由学校培养,第四年在附属医院学习临床课程,第五年时间进行整体的专业实习。

韩雅迪今年刚刚从该校针灸专业毕业,经历过多轮实习和临床实践的她,在为病人看病时从不“怯场”。韩雅迪说:“上学时,几乎每天都在看老师开方、针灸、拔罐,自己也一直在跟着做。所以现在做起面瘫、中风等常见病后遗症的针灸治疗,比较得心应手。

该校教务处副处长张弢介绍:“我们学校对医学生的要求就是到毕业时可以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过程,进入工作单位后可以正常开展工作。从目前基层医疗单位的反馈来看,我们的医学生入职后适应较快,从医技能比较扎实。

让人人参与科研

在甘肃中医学院,有着于己百、周信有、郑魁山、张士卿、王道坤等一批名老中医,为了让名老中医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更好地传承下去,学校为他们建立了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近百名年轻教师加入到工作室的团队中,在中医传统“师带徒”的传承机制下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该校科技处处长刘永琦介绍:“近10年来,学校围绕我省的中医、中药开展科学研究,科研项目逐年增加。学校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2009年之前是空白,但2009年之后,每年立项数都在15项以上。

正是这一个个传承工作室、不断增多的科研项目,凝聚着学院越来越多的教师。科研不再是学术带头人才能去做的工作,所有教师,甚至是博士生、硕士生都能参与其中。学院还搭建了“项目—平台—团队”三位一体的科研工作体系,团队的力量让一批青年教师迅速成长了起来。

李越峰是甘肃中医学院2009年引进的博士后。入校之初,学校为她提供了科研启动资金,并全力支持她开展研究工作。李越峰将读博士时进行的四逆散对于睡眠方面的研究带到了学院,在与所属科研团队人员的配合下,她的研究方向与甘肃省情紧密结合。入校短短5年时间,李越峰已经主持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这种人人参与科研的氛围也让学院的科研水平不仅上了台阶,而且更加“接地气”。学院承担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当归规范化种植基地优化升级及系列产品综合开发研究,目前已接近尾声,并在现场验收中得到了专家的肯定。

学院牵头承担的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已完成全省38个县的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对当地的药材储存量、布局特点等进行了摸底,并建立了数据库。

此外,学校教师和附属医院医务人员针对西北常见病开展的中医药研究也有了一批成果,独一味滴丸、安神颗粒、慢支咳喘宁胶囊等50余种中药院内制剂得到了患者的认可。

做地方发展“智库

甘肃是一个中药材资源大省,仅2013年全省的中药材种植面积已达360万亩,产量超过70万吨,中药材产业也正在成为我省的特色优势产业。

在我省陇西、岷县等中药材主产区,种子怎么繁育、药材怎么种、如何进行中药材深度开发,这一系列产业环节都有甘肃中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参与。

在与我省中药材各产区的合作中,甘肃中医学院充分发挥“智库”作用,而且这个“智库”紧紧围绕“陇药”做研究。

大到一个地方的中药产业发展规划,小到某种药材的种子种苗繁育,学院都有相关人员从事研究。

为了优化中药材种质资源,甘肃中医学院建立了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原东部高寒阴湿区等区域的种子种苗繁育基地,并成立了“甘肃省中药材种子种苗质量检测中心”;为了延长中药产业链,学院参与了庆阳岐伯养生文化园、平凉崆峒养生地、敦煌文化产业园等项目的规划设计,将中药产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紧密结合。

一些数字体现了这所学校的变化:

近年来,该校每年的毕业生中有60%以上在我省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有5000多人获评副高级以上职称,这些医学生正是我省基层医疗单位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

近几年,学校科研项目不断增多,先后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896项,年均科研经费3300余万元,科研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数量逐年增多。

2013年,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获批中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完整的办学层次再次“给力”学校的发展。

从优化医学生培养方式入手,到开展“接地气”的科研工作,再到脚踏甘肃大地提供服务,一点一滴细小的努力聚集,带来的是这所大学“由内而外”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