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甘南:保护生态阵线 实现绿色崛起

26.02.2017  23:08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发展理念和方式的深刻转变,也是执政理念和方式的深刻变革。甘南州紧跟发展升级的趋势,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持续发力,让各族群众享受到更多的绿色福祉、生态福祉。

说起这几年的变化,甘南州群众感受最深的就是全民都参与到环境卫生整治行动中来,人人出力,合力改变城乡环境。

合作市民   李彦琼:“天蓝、草绿、水清、地净,这个环境整治的成果是咱们(甘南)全州人民有目共睹的。

近年来,甘南全民参与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攻坚战和持久战,初步形成了大规模、全覆盖、综合性、常态化的工作局面,实现了“4.5万平方公里青山绿水大草原全域无垃圾”的预期目标。与此同时,甘南州深挖各镇各村的历史遗迹、风土人情,合理配置乡土绿化、乡俗建筑等特色项目,高起点编制村庄总体规划,融入藏族文化元素,让原有生态群落得到保护。

玛曲县欧拉乡乡长 闹吾群培:“把生态资源、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努力打造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美的美丽乡村。

玛曲县是黄河源头重要水源涵养地和补给地,也是甘南州乃至全省重要的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当地生态环境曾一度恶化,玛曲草原沙化问题引起了各部门高度重视,从2012年起,实施了《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玛曲县草原沙化综合治理示范项目》,对流动沙丘进行草方格建植、灌苗、灌草等治理方式。

玛曲县畜牧兽医局副局长 宗文杰:“首先像围栏,防止畜牧进入采食践踏,其次是咱们种这些当地最适合的柳树,另外我们就撒一些本地的草种。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各治沙点的绿色越来越多了。

玛曲县草场管户牧民 才白:“这里以前全是沙丘,啥都没有,种了树以后,草慢慢长起来了。

守住绿水青山是近年来甘南州的生态发展目标,通过天保工程、治沙工程等生态治理项目,目前甘南州退牧还草93.66万公顷,森林管护面积42.9万公顷,综合治理流动沙丘1.28万亩,治理沙化草原53.1万亩,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生态建设给甘南州带来深刻变革的同时,也给各族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立足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积极打造“九色甘南”,发展旅游产业,由景区景点旅游、赛事旅游、乡村旅游带动全域旅游,旅游人数由2015年的770.02万人次增加到2016年的1003.15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也由2015年的34.03亿元增加到2016年的46.78亿元,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甘南州环保局副局长:“只有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战略,把环境保护好、生态保护好,才能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才能使甘南在青山绿水中实现跨越。

甘南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