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手制遇尴尬 NOVO百货撤离重庆
原标题:买手制遇尴尬 NOVO百货撤离重庆
继去年撤离上海后,主打“买手制、自营模式”(所谓买手制,就是邀请有经验有眼光的人在市场上选货)的NOVO百货又撤离了重庆。
根据《重庆商报》的报道,NOVO百货位于重庆的最后一家门店——观音桥商圈大融城店将于本月25日完成撤场工作。在此之前,NOVO已经在重庆陆续关停了两家门店。
在业界看来,买手制、自营模式确实也是NOVO百货引以为傲的特质,尽管这一模式也被认为是传统百货转型的一大方向,但NOVO的例子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买手制百货在中国市场仍旧面临尴尬境地。
重庆市场门店悉数关闭
NOVO百货隶属于香港TOPPY国际集团,主打潮流服饰,买手制、自营等营销方式是其主打的特点。
2013年9月,NOVO百货重庆大融城店开业,占地面积接近3500平方米。开业之初,门店共进驻有40个品牌,其中有四分之一的品牌为重庆独家品牌。据重庆当地消费者表示,年前,这一门店的部分品牌就已经开始打折促销甚至撤柜。
“知道,(重庆市场)全关了。”17日上午,一位NOVO百货前高层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证实。但对于关店原因,对方并未告知。
记者多次尝试联系NOVO百货大融城店,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在NOVO百货的官网,关于大融城门店并无更多信息,官网显示的公司多个部门电话也无法接通。不过,据《重庆商报》援引大融城方面相关负责人的说法,NOVO百货这一门店的关闭同其表现并不能令其满意有关,而门店撤离是双方协商后的决定。
在重庆市场,这并不是NOVO百货首次关店。2013年底,经营了近3年的NOVO国贸店关门停业。2015年6月,NOVO百货重庆万州万达店也被关闭。
不仅仅是重庆市场持续的关店调整,去年7月,NOVO百货武汉国际广场店悄然关闭,彼时官方说法是因消防问题。而在大本营上海,去年10月,NOVO关闭了位于悦达889广场的门店,上海NOVO百货门店至此也全部关闭。
对于NOVO百货而言,目前处于收缩状态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早在2013年底,时任NOVO百货总裁的唐宇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2014年,商业地产会比较辛苦,NOVO将全面采取收缩策略,对部分亏损门店进行调整,不再开设新店。去年,NOVO百货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也时表示,在零售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企业的第一步动作就是调整那些业绩不好或者招商方面存在问题的门店。
买手制的尴尬
2003年,NOVO百货进入内地市场,并于上海来福士广场开设了首家全新概念店,囊括了国内外许多时尚潮牌。此后,NOVO相继登陆深圳、杭州和沈阳等地。
因主打的买手制模式独特以及入驻品牌的吸引力,2012年,全球大型股权投资公司Kohlberg KravisRoberts &Co。L。P。旗下专注于投资中国市场的“KKR中国成长基金”宣布,向NOVO百货注资3000万美元。当时有消息称,获巨额注资后,NOVO百货的门店数将增长两倍。
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KKR对于NOVO百货的市场判断并没有错,NOVO的确称得上内地市场鲜有的特色百货店。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近两年来,百货关店持续不断,不少率先转型的企业依然未走出经营低迷潮,尽管在转型中,买手制以及自营被屡屡推崇,但以NOVO百货持续收缩的例子来看,这样的模式并非完全行得通。
此前,NOVO百货一位高层也向记者坦言,内地市场的买手制百货并不好做。“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很多买手制的品牌看到内地市场的巨大潜力后,纷纷在内地开设门店或者发展一级代理、经销商,消费者可能更倾向去这类专卖店,因为产品更为齐全。”
北京邑零售商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首席顾问刘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NOVO百货的模式并没有错误,其主打的买手制也是如今传统百货积极转型的一个方向。不过,做买手制需要依靠大数据支撑,借此对当地消费者进行了解。“买手店现在遇到的情况都差不多,针对消费者的数据匮乏,商品节奏也很难踩准。这并不是NOVO单独存在的问题。”他指出,目前内地买手制模式既缺乏人才,也缺乏经验,加上竞争者众多,这些问题都不容易立刻得到解决。
当然,NOVO百货也在积极寻求新的增长点,在筹备推出全新APP加码全球购后,去年,NOVO百货母公司香港NOVO时尚零售集团已与伊藤忠商事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各出资一半在内地成立合资公司,负责伊藤忠商事旗下箱包品牌LeSportsac的经营与销售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