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余市民点菜众合作社促销

08.12.2015  02:31

    昨天,本报刊发《买好东西找好产品跟晚报GO》后,在市民中引起广泛关注。服务热线13893230315一天接到200余个电话,百余市民为平台建言献策并“点菜”,多个农民合作社表示借助平台直供市民。今天,本报记者将兵分多路,对报名的合作社进行实地采访,从源头追溯。

    市民来电:正值冬日进补季希望采买优质羊肉

    “现在正是冬天进补的季节,兰州人爱吃涮羊肉,你们能从源头采购些羊肉就好了。”昨天一大早,家住东岗镇的曹女士打来电话,表达自己的采购意愿。

    曹女士说,自去年以来,我省羊肉价格连续下跌,市场零售价也从高峰期的逼近30元跌至目前的每斤20元左右。但在肉铺里,羊肉的价格从每斤18元至23、25、26元都有,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完全不懂得如何选择。而更令消费者疑惑的是,尽管在生产、批发和零售环节羊肉“跌跌不休”,但在餐馆,老百姓喜爱的黄焖羊肉、手抓羊肉、涮羊肉等菜品鲜见降价。

    “一盘6两的鲜切羊肉标价48元,三口之家吃一次涮羊肉就得200元。”家住皋兰路的冯先生表示,如果能买到放心的羊羔肉,市民在家里涮羊肉非常简单、实惠、干净。

    “兰州的各大餐厅都卖的是东乡手抓,说明东乡羊肉好。但一家一户去源头采购显然不切实际,如果‘跟晚报GO’平台能集中采购,兰州市民就有口福了。”自称是家庭主妇的袁女士留下电话,叮嘱要是有东乡羊肉,一定给她留一只。

    除了羊肉外,市民最想采购的还包括洋芋、农民自己榨的胡麻油、苹果、枸杞等等。

    农民合作社:借助平台让市民享受实惠

    当天的稿件被各大网站转载,分布在全省各地的多个农民合作社也打来电话,希望借助“跟晚报GO”这一平台,让市民享受直接采购的实惠。

    甘肃优尔塔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致电本报,希望能“跟晚报GO”合作,据合作社负责人介绍,合作社在东乡族自治县那勒寺镇,除了本地的养殖户外,还委托合作社股东在张掖、民勤等地进行异地试点养殖、屠宰、销售东乡羊羔肉产品。东乡羊肉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属于天然绿色食品,肉质细腻,口味醇香,含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久食能增强身体免疫机能,还有滋补温中,强骨壮阳的功效。

    “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手抓羊肉品牌管理协会”:让兰州人吃到正宗的东乡羊肉

    当天,“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手抓羊肉品牌管理协会”负责人也从网上看到了“跟晚报GO”平台启动的消息,致电服务热线,希望晚报记者能到东乡实地探访,全面了解东乡羊产业的状况。当天,“东乡族自治县东乡手抓羊肉品牌管理协会”负责人也从网上看到了“跟晚报GO”平台启动的消息,致电服务热线,希望晚报记者能到东乡实地探访,全面了解东乡羊产业的状况。

    据悉,东乡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纳入六盘山连片特困地区。养羊在东乡县有着较为悠久的历史,是当地群众普遍掌握和适宜连片推广的地方优势产业。2013年,国务院扶贫办决定对东乡县加大扶贫力度,通过连续扶持3年、每年2000万元的财政扶贫资金扶持当地大力发展羊产业,从而增加贫困群众收入,使贫困户逐步脱贫。也正是因为国家的扶贫政策,东乡县养殖户逐年增加。

    2015年新发展养殖场(合作社)29家,全县累计达到89家。新养殖大户840户,全县养殖农户占总农户的92%。今年全县羊饲养量143.3万只,目前已出栏80.7万只,存栏62.6万只。

    “今年的羊肉不但价格低,而且收的人少,再这样下去,又会伤了农民的养羊积极性。”东乡手抓羊肉品牌管理协会负责人希望借助“跟晚报GO”平台,让兰州人吃到正宗的东乡羊肉,也让养殖户能有信心明年继续养羊。

    今天,晚报记者将赶赴东乡,走乡镇、访农户,深入农民合作社,从源头为消费者探究东乡羊养殖、屠宰、运输、销售的全产业链。首席记者刘蔚霞

    “跟晚报GO”热线

    如果您近期需要采购什么农产品,或者您手里有农产品资源,亦或者您能为忧心的农民兄弟提供卖货或自提的场所,请与“跟晚报GO”热线13893230315取得联系。

    开通首日

    市民打进热线电话:

    扶贫购物两不误晚报干了一件大好事

    “这真是件有益于老百姓的大好事,今后我们可以扶贫、购物两不误”,12月7日早晨,“跟晚报GO”热线开通不久,市民闻女士就打进电话表达自己的想法,“晚报做的这件事,正是我们在扶贫工作中想做而做不到的事,这种精准扶贫的思路有新意,也很实际。”闻女士所在单位的扶贫点位于永登县坪城乡满堂村,“我们对这个村‘双联’扶贫三年,农村里的年轻劳动力越来越少,甚至连孩子都很难见到几个,种植、养殖大部分都靠留守的老人,所以村里生产的东西主要是洋芋、羊肉、豌豆。”由于缺乏劳动力,且地处偏远,村里出产的“好东西”很难走到城市,更难变成致富路径,“所以我们经常是靠口口相传的团购或者‘村里代购’来帮满堂村的农民卖东西,帮他们赚点钱。

    买惯了、吃惯了村里的新鲜土产品,“回到城市里,竟然发现连个好洋芋都买不到,菜市场里的洋芋,价格比地头贵很多,问题是,好多洋芋外面看着好,切开来里面是黑的、软的。”闻女士详细看了“跟晚报GO”的首发报道后,觉得跟着晚报能让她放心购物的一点是,“每一个上线产品都会由晚报精挑细选,有晚报的团队去源头探访,现场直播,这就打消了很多消费者在选购真正绿色健康食品时的疑虑和麻烦。”不约而同的是,家住小西湖的一位马女士也对“洋芋”很感兴趣,希望晚报能够对接优秀合作社,加快推出直采直购的洋芋产品,并询问产品上线后该如何购买、如何联系。

    能看到食物安全的生产过程,能买到田间地头的优惠价格,是贤惠主妇们的期待,12月7日中午,市民魏女士在致电热线时也提出,“如果晚报团队在后期考察好上线产品后,希望能发起组织,带着‘妈妈团’‘奶奶团’一起去田间地头买好货。”魏女士说,现在很多城市家庭教育孩子“粒粒皆辛苦”时都“很辛苦”,因为很多孩子都不知道真正靠农业为主的乡间是什么样,带孩子去采购的过程中,也会是很好的亲子教育机会。兰州晚报记者赵文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