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标准化
以往老人们身体稍有不适,总要劳师动众去大医院诊治,尤其对一些腿脚不灵便的老人而言,去趟医院更是难上加难。如今在城关区白银路街道,这样的情况正在改变。白银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兰州市最早开展“医养融合”尝试的地方之一,正在加快医养融合服务中心建设步伐,不久的将来,辖区老人只需一个电话,就能在社区一站式解决部分保健、医疗、护理、康复等养老问题。
医养融合让老人家门口看病
当前,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推进老年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现“老有颐养,病有良医”,是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白银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医养融合”新模式,将居家养老和医疗相结合,有效地破解老人看病难问题。
白银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做法是将中心医疗服务延伸至社区养老机构以及居民家中,以医疗预防保健为纽带把社区养老服务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机制,探索构建医疗服务分工协作新秩序,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康复护理、医疗保健、心理咨询、医保服务等养老和医疗服务项目,对老年病做到早期诊断,积极干预,早期治疗;保障老年人安度晚年。
9月14日,记者来到了白银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城关区白银路街道医养融合老年人康复服务中心的牌子已经挂起,康复室里,部分设备已经到位,18样健身器械陆续配齐,目前,自测血压、身高、体重、以及骨密度、体质辨识已开展,并可以向社区老人提供身心评估、健康管理和咨询等。今年71岁的吴淑珍老人就住在附近的社区。她告诉记者,有了这个服务中心,生活方便了不少。以往身体有不适去趟医院有如“万里长征”,“人太多,挂号排队,看病排队,折腾死了”。如今,该服务中心内就能接受社区卫生机构提供的服务。除了健康讲座、巡诊、测血压、测血糖等,中心还为老人们建立了健康档案,提供慢性病管理,有效开展老年养生、保健、预防、医疗、康复等服务,及时解决老人医疗难题。
医养融合更需要标准化服务
白银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位于兰州市安定门外66号,是全省第一家集社区卫生服务与社区红十字服务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先后荣获“城关区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甘肃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和全国“优秀乡镇(街道)红十字会”等荣誉称号。中心潘建武主任告诉记者,现今养老机构有不少,有设施齐全的专业机构,也有小区管理的“居家养老”,而从目前看,各种养老机构大都是以护理为主,医疗功能尚存欠缺,实行“医养融合”医疗和养老功能兼有,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医疗服务,此种方式更为周全,即解决了养和医的矛盾,又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忙碌了起来。
要推动“医养融合”服务的可持续发展,制定社区“医养融合”家庭医疗服务规范成为当务之急。为使社区居家“医养融合”服务标准化,今年以来,白银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制定了社区家庭“医养融合”医疗服务规范,按照网格一体化管理,按照先试点、后推广的整体思路。创建医养结合(融合点)工作室,以全科服务团队作为工作室载体;以签约服务为形式,为辖区老年人提供定制的养老、医疗免费和有偿的服务项目;以双向转诊服务为纽带,探索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机制。日常工作主要是在中心的领导下,为老年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按规范进行动态管理;提供日常门诊服务,运用适宜技术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为诊断明确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进行治疗、行为干预、监测和健康评估以及用药指导等;对急危、重症病人及时转诊;对精神疾病、肢体残疾等老年病人提供随访和康复指导;开展健康教育及健康咨询服务。
在探索“医养融合”新模式中,白银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加大服务力度,在刚刚过去的公共卫生宣传月里,一共开展四次大型活动,其中有一次以培训家庭急救知识为主的活动倍受欢迎,参加人数超过1000人次。他们还制作12块家庭医生公示牌,悬挂在小区院里,方便居民联系医生。今年还为1000多名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并与省人民医院签约,建立了双向转诊协议和心电远程会诊,为方便居民就诊提供了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