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科技局2015年上半年重点工作进展顺利

23.07.2015  13:01

2015年以来,市科技局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点,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为主线,确保了各项重点工作任务的顺利进行。

一是启动建设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2014年11月,科技部批复我省开展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试点工作,并将白银高新区作为兰白试验区的核心区之一。我市以省上“3510”总体方案为依据,以推动“3+4”产业集群发展为目标,制定了白银市建设方案,提出了树立筑巢引凤的理念,按照“建平台、抓人才、育企业、推项目”的总体思路,实施“两大任务”,开展“六项工作”,推行“六项改革”,落实“五项保障”。2015年4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兰白科技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启动大会,全面部署了推进试验区建设的主要工作任务。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建立了工作职责,确定了22项市领导联系的重点项目,向工作关联的40个县区和市直部门单位分解下达了64项重点工作任务。上海杨浦技术转移中心、北京大学技术转移甘肃中心在试验区内揭牌成立;今年6月11日,甘肃股权交易白银运营中心揭牌,当天103家企业挂牌上市,全市目前挂牌企业共计210家。征集创新型企业120家、项目需求148项,争取兰白试验区技术创新驱动基金支持。按照兰白试验区建设方案,启动了生物医药、碳纤维材料、精细化工、新能源产业装备制造、稀土新材料五个专业园区建设工作,各园区规划正在编制,其中稀土新材料园中园已于6月26日开工建设,并积极推动与上海张江高新区合作共建白银生物医药园区。

二是加快推进白银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2011年,白银市与省科技厅联合启动了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工程,2014年12月成功晋升为国家级孵化器。白银孵化器总体规划面积71.2万平方米,包括生物医药产业园、装备制造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和新能源装备产业园四个功能区。目前,以政府为主导建成了生物医药中间体产业园和装备制造产业园,面积12.5万平方米;以吸引社会投资为主正在建设30万平方米的新能源装备产业园。现已招孵企业118家,成功孵化出一批年产值超过3000万的科技型企业,引进硕士、博士研发团队20多个,企业拥有专利149件,累计开发项目186项,提供就业岗位超过1200个。市级财政投入7300多万元用于支持孵化器建设,市级科技计划资金的30%用于支持入孵企业发展,帮助企业争取国家、省级各类项目资金566万元。孵化器搭建了信息服务、研发检测、中试、金融服务和生物医药中间体产学研战略联盟5个公共服务平台,启动建设1100平方米的“创客空间”。2015年,孵化器招孵企业18家,与上海皓元公司签订了入驻协议,打造甘肃医药中间体以及新药研发基地。对接浙商银行兰州分行,谋划建立白银科技发展投资基金;与白银建设银行达成协议,建立融资担保基金,推进孵化器科技金融结合。

三是积极开展企业创新平台和农业园区建设工作。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市政府关于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的实施意见》,全力开展创新体系建设和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白银有色长通电线电缆公司和甘肃中科宇能科技公司被认定为省第二批战略新兴产业骨干企业。我局重点项目支持的白银风机厂大型高温风机获得省工信委两项新产品证书。加强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培育工作,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1家,今年组织白银普瑞特、甘肃兴业、永辉科技、甘肃启明星、甘肃正生等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总数达到88家,今年组织开展第5批科技型企业认定工作,并对前三批科技型企业进行复核。依托甘肃条山农工商公司组建了“甘肃省梨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全市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到9家。依托甘肃稀土新材料公司组建了“甘肃省稀土发光材料重点实验室”,全市省级重点实验室达到2家。制定了《白银市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组织开展市级农业科技园区认定及复核工作,组织白银区积极申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筹备开展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工作。

四是广泛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紧紧围绕我市产业需求,不断扩大、拓宽产学研合作范围和领域,搭建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平台。市政府与兰州理工大学合作共建的“白银新材料研究院”已挂牌运营,与上海张江、杨浦及部分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兰州大学达成了共建“兰州大学白银技术转移中心”的合作意向,与西北师范大学共建专家服务基地已推进工作。筹建“白银市科技咨询、评价与奖励专家库”,已征集到160多名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家。积极对接中科院北京分院、兰州分院科技成果,共征集到我市企业与中科院科技成果对接意向13项,正在组织企业与中科院北京分院开展对接活动。

五是着力推进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工作。自2013年初国家知识产权局批复我市开展试点以来,我局在知识产权管理、保护、运用、维权等方面积极推进工作。修订了《白银市专利资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加大了对发明专利的资助,国内授权的发明专利,从授权当年起,连续六个年度缴纳年费的,给予后三年每年1000元/件资助(前三年国家有减免政策,年费金额低,所以不予资助)。培育各级知识产权优势、试点单位18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1个,专利申请量过百件企业2家。2015年1-5月,全市专利申请受理352件,居全省第4位;发明专利申请受理187件,同比增长240%;专利授权181件,居全省第5位;截至2015年5月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85件,居全省第2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75件,居全省第4位。资助第一批专利252项,发放专利资助金35.1万元。开展专利行政执法专项检查行动1次,现场检索各类商品专利号35个,涉案商品5种,处理假冒专利案件6起。

六是强化创新人才和创新成果培育。根据《白银市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团队)项目扶持办法》,2014年,我局下达了首批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项目10项,投入经费425万元。2015年,下达高层次人才(团队)创新创业结转项目7项,投入经费175万元。组织开展高层次人才项目执行情况中期检查评估,发挥高层次人才(团队)的创业引导能力,推动企业创新发展。选派优秀科技人才到科研院所和高校挂职锻炼,已落实中科院兰州分院、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5家单位10个挂职岗位,选派挂职人员10名。开展了甘肃省“三区”科技人才选派和培养工作,选派市级科技人才60名,征集科技人才选派需求计划112名,科技人才培养需求计划10名。在2015年科技奖励大会上,1家企业获得市科技创新市长奖集体奖,5人获得市科技创新带头人奖,26项科技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上半年登记各类科技成果8项,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亿元。

七是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根据市委办、市政府办《关于印发2015年全市围绕“三个500强企业”进行产业链点对点精准招商目标任务分解表的通知》(白办发电[2015]50号),市科技局牵头的战略性新兴及生物医药产业组招商任务为签约资金50亿元,到位资金25亿元。经与成员单位协商,市科技局承担的任务为签约合同金额26亿元,到位资金13亿元。我局今年在津洽会上签约项目1个,签约资金5亿元,在兰洽会上签约项目7个,签约资金43.6亿元,签约资金共计48.6亿元,完成了今年的签约任务。目前,在建项目9个,新开工1个,续建8个,累计到位资金6.86亿元,与13亿元的到位资金相对比,做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