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市水污染防治现状、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有关建议

29.05.2015  11:39

近年来,白银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环保法律法规,始终坚持把水污染防治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突出任务来抓,不断强化工业污染治理,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保护新路子,全面开展农业面源及畜禽养殖场水污染专项整治,加大水资源节约保护力度,有效保障了黄河白银段水环境安全,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三类功能区标准,地表水和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切实推进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融合。

一、全市水污染防治现状及主要做法

(一)开展学习宣传,提高全民水污染防治意识。坚持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学习宣传《水污染防治法》、“水十条”等法律法规。一是把《水污染防治法》纳入全市干部普法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6·5”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活动,通过新闻媒体报道、发放宣传资料、举办法律培训、开展创建活动等有效方式广泛宣传,形成了保护水环境、防治水污染的浓厚氛围。二是新《环保法》颁布后,第一时间将新《环保法》的宣贯工作纳入宣传教育和依法行政工作要点之中,并翻印500本向市上四大班子、市环委会成员单位进行发放;组织公安、检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专题宣讲辅导,重点就 “按日计罚”、“行政拘留”、“追究刑事责任”、“社会公益诉讼”等内容进行了细致深入讲解。今年4月16日“水十条”颁布实施后,市环保局第一时间组织环保系统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学习,做到执法必先懂法。三是组织开展了“学法懂法,主动担责”企业专题强化辅导会,36家重点涉水企业负责人等参加了辅导。市环保局还就新《环保法》的新规定、严要求,分别致信280家企业负责人,力求形成共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共同保护生态环境。

(二)紧抓减排工作,落实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白银市始终坚持将污染物总量减排与强化水污染防治有机结合,摆上议事日程。一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连续多年对污染物总量减排和水污染防治等环保工作做出重要批示,提出具体要求。市人大、市政协多次组织代表委员对水污染治理项目进展情况以及水环境安全情况进行检查、调研,提出具体意见建议。二是加强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每年制定水污染物总量控制计划,并纳入全市国民经济计划及市政府与县(区)、重点企业签订的环保目标责任书加以实施。编发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计划》,明确减排目标、减排项目、主要措施和工作要求,做到了逐级分解,年初布置,年中检查,年终考核。“十二五”以来,主要污染物全部控制在计划指标之内,较好地执行了总量控制制度,“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除化学需氧量外,其余3项指标提前一年完成。

(三)加快项目建设,水环境质量得到稳定改善。我市把工业废水污染综合整治作为改善黄河白银段水质的重要举措,严格按照《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要求,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专项资金支持的同时,千方百计加快工业废水污染治理步伐。一是纳入国家《规划》的15个水污染防治项目进展顺利,4个工业污染防治项目已全面完成。11个城镇污水处理及配套设施项目中,4个已完成、4个在建、3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二是完成了白银公司含砷酸性废水改造工程、银光公司废水深度处理工程、稀土公司高氨氮废水治理工程等15个重点水污染治理项目,重点污染源实现了达标排放。同时强化废水综合利用,白银公司第三冶炼厂含重金属废水全部回用于生产系统和绿化,银光公司生产废水处理达标后全部用于厂区绿化,稀土公司回收高浓度氨氮废水生产氯化铵。三是积极推进东大沟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工程,采用固化稳定化和植物修复等技术,对河道底泥以及河岸边坡进行了治理,目前已完成河道整治7.5公里,第三段工程已进入项目招投标程序。2010年以来,全市共投资6.8亿元,建设完成20个水污染治理项目,累计削减化学需氧量4500吨,减排工业废水650万吨。

(四)严抓环保执法,综合整治涉水环境违法企业。严把建设项目环评准入关,对于不满足总量控制要求、实现达标排放、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建设项目坚决不批。坚持把涉水企业作为环保执法监察监管重点,采取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明查与暗查、昼查与夜查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执法检查,解决突出环境违法问题。一是依法关闭了白银奥星化工公司、白银乾汇源工贸有限公司等6条硫酸生产线和甘肃精旺淀粉有限公司等7家淀粉生产企业,减排废水50多万吨。二是加大水污染治理环保设施运行的监督检查力度,“十二五”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4200人次,检查涉水企业1600家次,查处停用环保设施和没有落实环保“三同时”的违法企业55家。今年3月12日,我市对超标排污并拒不整改的白银赛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出了按日计罚的第一笔环保罚单,共计罚款35.5万元,并在《白银日报》曝光,有力震慑了环境违法行为。三是武威荣华工贸公司污染沙漠事件曝光后,我市立即组织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排查整治工作,明确了目标任务,制定印发了《白银市开展沙漠周边区域涉水排放企业排查整治工作方案》。严格按照不留死角、不漏企业的要求,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对全市范围内各类企业进行了一次拉网式大排查,建立企业档案,责令存在问题的25个项目限期补办“环评”审批及“三同时”验收手续。积极配合省上实行驻厂监察,摸清了甘肃稀土公司存在的环境问题,督促企业落实整改。平川区清源污水处理厂和会宁县污水处理厂化学需氧量短期超标,氨氮间歇超标,市政府给予两家企业蓝色预警,企业正在按要求组织整改。

(五)重视污水处理,推进废水处理工程建设。一是“十二

五”以来,我市先后投资2000万元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现三县两区均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日处理规模达到9.6万吨,运行率100%。二是按照2008年出台的《白银市城市污水处理费征收使用办法》,认真做好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及使用工作,城市居民用水每吨0.70元,非居民用水每吨1.00元。城市污水处理费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由市财政部门按月全额划拨污水处理企业,用于排污管网改造升级和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

(六)落实配套措施,加强饮用水源地保护。一是严格饮用水水源新建项目环境管理,严把涉及水源地项目的环评准入关,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控,严格落实新、扩、改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效杜绝了饮用水水源地管控防护范围内的违法建设。二是修订完善《饮用水源地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划定了2个市级、6个县区级、39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设立界标、道路警示牌,禁止乱倒垃圾行为。三是加强饮用水源地环境监督检查力度,环境监察部门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对辖区饮用水源地上游相关企业单位环境安全情况进行检查,督促相关单位加强废物管理。

(七)加强农村环保,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我市在抓好城市工业污染防治工作的同时,按照上级部署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农村环境保护工程。一是加快实施农村连片整治项目,2010年以来,全市共投入8443万元资金,在三县两区139个行政村实施了垃圾收集清运、水源地保护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的工作。二是组织开展生态文明创建工作,先后向国家环保部推荐上报国家级生态乡镇(村)15家,靖远县刘川乡已获环保部命名,15家生态乡镇和11家生态村受到省上命名,25家生态乡镇,38家生态村受到市上命名。三是合理规划畜禽养殖规模和布局,妥善处理大中型禽畜养殖场粪便,促进了废弃物的资源化、多样化综合利用。截止2014年底,全市有54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施了污染治理,实现畜禽粪便综合利用。

(八)健全预警体系,实时掌握黄河水质变化。一是加强黄河白银段水环境监测体系建设,建成黄河出境断面水质自动监测站,实施全天候自动监测,及时在网上公布水质变化情况。二是在黄河白银段设三个监测断面,即青城桥入境断面、靖远桥控制断面和五佛寺黄河甘肃段出境断面。每个断面设左、中、右3个采样点,出入境断面每月监测一次,监测项目26个。三是黄河上游兰州市两次发生水污染事故后,我市第一时间启动《突发水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对黄河水质进行监测,同时对水源地进行排查,及时发布消息,消除群众恐慌。

二、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随着白银市不断推进现代化建设进程,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涌入城市,生活垃圾、水污染物就会不断增加,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废水收集管网建设相对滞后,处理负荷低,部分污水处理厂缺乏运营资金,不能充分发挥减排作用,“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中化学需氧量的减排任务异常艰巨。

二是历史遗留的重金属污染治理任务相当艰巨,治理资金严重短缺,特别是东大沟河段整治资金缺口非常大;县(区)环保执法能力建设薄弱,执法技术手段落后,缺少监测设备仪器、分析化验场所,很难取得证明违法的确凿证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执法效果;环境执法监管人员编制过少,严重影响环境监管工作。

三是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层次的影响,农民参与环境保护的思想意识薄弱,主动性不够,不能正确认识推进水污染防治的重大现实意义,不能积极参与、主动配合,以至于出现部分农民随意丢弃废旧地膜、农药瓶等污染源现象,农业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农村散户养殖布局不合理,以家庭养殖型居多,且多数位于村中、村边和宅院内,严重影响人居环境质量。

三、下一步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进一步强化全社会水环境保护意识,把水污染防治法律法规纳入全市普法工作的重要内容,继续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开展面向机关和各级领导、社区和企业、农村和学校的环保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继续组织全市环保系统干部职工学习《水污染防治计划》,深刻领会“水十条”—水污染防治行动纲领的重要内涵,紧紧抓住水污染防治的“牛鼻子”,努力打好水污染防治的“组合拳”,进一步严格环境执法监管措施,加大执法力度、提升监管水平。

(二)更加充分认识水污染防治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切实把水污染防治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水污染防治长效机制,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建立水污染防治工作协作机制,促进部门积极配合、主动参与。通过控制存量、优化增量的方式,不断推动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严控高水耗、高污染行业发展,重点培育低水耗、低污染的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着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三)多渠道争取和筹措资金,加快城镇污水处理厂收集管网建设,重点做好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探索建立多元化投资渠道,尝试委托第三方经营管理污水处理厂,依靠市场力量推进城市环保基础设施。组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到相同类型规模、经营运行正常、污水处理效果好的处理厂参观学习,引进先进工艺和典型经验,切实推进我市污水处理工程的全面有效运行。

(四)切实加强对环境敏感地区、重点行业、重点流域、重点污染源、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查处企业违法排污和其它破坏水环境的行为,防止损害群众健康事件的发生,保障群众饮水安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加大本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环境监测办公条件,建设标准化实验室,配备先进的实验仪器,进一步提升环境监测水平,提高环境监察工作能力。通过公开招考、基层选调等方式,吸收高素质人才,尤其是专业院校的环境保护技术人员,打造一支业务素质好、综合能力强、工作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环境执法队伍,更好地为白银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五)广泛发动民间力量,成立组建农村环境保护宣传志愿者服务队,深入农村农户、走近农民群众,宣传普及环保法律知识,强化树立群众环保思想意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和农业技术投入力度,积极支持废弃农膜回收加工,鼓励农技人员指导和帮助农民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积极探索规模化禽畜养殖污染防治,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白银市环保局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