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会宁:奏响结构调整新乐章

22.04.2015  21:44

  会宁:奏响结构调整新乐章

  干旱少雨,水资源极度匮乏,直接影响会宁这个农业大县的可持续发展,也关系着群众的生活口粮问题。为此,会宁县提出了“种植业调结构、养殖业上规模、基础设施促增收、民生保障上水平”的发展思路,在抓好马铃薯、玉米两大高产作物生产的同时,着力扩充粮食增产、增收空间,有效推进蔬菜、林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提高单位土地利用率,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蔬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会宁县以建设陇中绿色产业基地为目标,扩大露地蔬菜种植,加快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建设步伐。以省道207线优势产业经济带建设为依托,以靖会灌区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覆盖乡镇为重点,积极发展设施无公害蔬菜,推动全县蔬菜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该县加快特色基地建设,形成蔬菜产业化链条式发展。截至目前,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885万亩,新增高原夏菜及菜用型早熟马铃薯种植3.085万亩(新增设施蔬菜0.135万亩),设施蔬菜以郭城驿镇八百户村、太平店镇大山川村、会师镇南咀村为主要种植基地,已新建日光温室50亩,塑料大棚100亩,仅郭城驿镇八百户村利用县扶贫资金104万元新建镀锌钢架大棚57座,占地57亩;并利用市设施蔬菜项目30万元,新建育苗棚2座,占地面积2亩,新增育苗30万株,年生产育苗能力可达130万株;高原夏菜种植重点分布在郭城驿、白草塬、中川等中部乡镇,为扶持蔬菜产业健康发展,县农牧部门积极协调给各种植合作社给予10公斤/亩地膜补贴。

  林果业发展成“摇钱树”

  老君坡乡朱杆岔社农民姚占雄2005年从新疆引进核桃树栽植,现在有20亩核桃园挂果,一亩核桃收入15000元,年毛收入近30万元。他仅仅是全县核桃树栽植户中的一个成功致富的典型户。实践证明核桃栽植不仅在会宁适宜,而且还是一个长寿树种,也是一个摇钱树种。

  会宁县集体林权制度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主体改革后,县上倡导土地流转给公司统一经营模式,大面积栽植林果苗木,大力发展林果业,以林果经济带动地方产业的发展。今年以来,在苹果栽植优势区域头寨子、河畔、郭城驿等乡镇继续新栽植苹果树苗2万亩,在侯家川、大沟、汉家岔等乡镇背风向阳的川坝地新栽植核桃树苗2万亩;林果栽植大致呈现出北部乡镇多南部乡镇少的发展趋势。同时,全县已累计整合资金1000万元,主要用于苗木补贴,苹果每亩苗木补助200元,核桃每亩苗木补助400元。截至目前,全县林果面积发展到了45.5万亩,走出了一条干旱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增长的新路子。

  中药材种植成规模

  为了推动中药材种植从量的增加到质的提升,会宁县下发了《关于下达2014年度乡镇发展目标责任的通知》,明确了中药材等特色种植的目标任务。并在中药材种植机制上进行了探索,积极引导发展合作社,形成了“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农业专业化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种植大户”等多元化机制,逐渐形成了从一家一户分散式、粗放式种植逐渐向规模化、科学化方向发展的种植新模式。

  全县28个乡镇按照因地制宜、适地适种的发展原则,仅去年一年,全县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1.76万亩,总面积达1.85万亩。种植面积在2000亩以上的乡镇有3个,种植面积在2000亩以下、1000亩以上的乡镇有3个,种植面积在1000亩以下、500亩以上的乡镇有7个,其余乡镇的种植面积在500亩以下。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初具规模化、种植机制多元化、种植模式科学化、种植品种多样化的大发展,农业产业结构大调整的转型跨越发展促使着一个农业大县朝着新型现代农业步伐迈进。(记者 牛占虎 通讯员 姚继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