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白银:“两联两扶、为民富民”两年累计投入资金50亿元

26.12.2014  22:48

三年来,白银市委、市政府按照省委双联行动的安排部署,在全市开展“两联两扶、为民富民”行动,截至目前,省、市、县、乡四级单位共925个,干部27000多人,联系全市69个乡镇、699个村、32000多户农户。省外20多家单位与白银市20个村建立了共建关系,有130多家非公企业也积极参与到联扶行动中来。两年多累计投入资金50多亿元,争取各类项目3607个,联扶行动已成为加快贫困乡村发展、助推群众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成为党群双向互动、干群双向受益的有效载体。

三年时间里,白银市各级联村单位、联户干部,主动沉下身子驻村入户75万天/次,与全市699个村、2.1万户特困户结对子、交朋友、认穷亲、察民情、解难事,了解农村实情,感知百姓冷暖,在宣传政策、一起劳动过程中拉近了与群众的距离;在帮助致富、解决难题过程中赢得了群众的信赖与支持;在帮建文化阵地、举办文体活动中构建了广大群众的精神家园,初步达到了服务群众零障碍,增进感情无距离的要求,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年来,各级联系单位和干部,帮助县乡村制定全面小康规划774个、帮扶规划1000多个、年度计划3000多个,农户脱贫致富计划2.1万多个,为群众帮办实事3.7万多件,集中解决了一批吃水、行路、住房、看病、上学等方面的老大难问题,有效改善了贫困村的发展条件和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其中省残联、市教育局等联扶单位通过单位筹措,引进基金会、慈善机构等捐助486万元,资助3100多名贫困学生圆了上学梦。不断强化稳固以玉米、马铃薯为主的粮油产业,两种作物面积分别达到141万亩、104万亩;大力发展以瓜菜、林果为主的特色种植业,全年瓜菜、特色经济林种植面积分别达99.14万亩、31.3万亩,总产量分别为131.11万吨、16.29万吨;积极培育以牛、羊养殖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全市生猪、牛、羊、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172.49万头、17.1万头、466.2万只、798.36万只;稳步提高以劳务输转为主的劳务经济,截至今年10月底,全市共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30.5万人,境外就业545人,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4.0878万人,培训两后生3160人。创劳务收入42.73亿元。加快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站)建设,建立村级服务点413个,完善“一庭三室”土地承包仲裁机构基础设施,聘任仲裁员110人。组织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全市累计完成土地流转面积68.63万亩。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5514个,成员总数12.87万人,带动农户14.43万户。全市新发展产业化龙头企业29家,总数达到343家,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50%。会宁县华茂农牧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等49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平川区有11家农业产业化企业在省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交易。

联系单位和干部从最薄弱的环节、最紧迫的事情入手,全力推进“八个全覆盖”,全市已经实现了小额信贷业务、贫困家庭劳动力技能培训、贫困家庭劳动力输转、村“两委”办公服务场所全覆盖。乡村通沥青(水泥)路覆盖477个村、公共卫生室覆盖535个行政村、文化活动室覆盖344个行政村、村级商贸综合服务社覆盖630个村、一村一名大学生覆盖324个行政村,覆盖率分别为68.24%、76.54%、49.21%、90.13%、46.35%。共在159个村修建了互助老人幸福院,69个乡镇修建了留守儿童之家。特别是根据农民发展产业缺乏启动资金的实际,积极落实妇小、牛羊蔬菜等惠农贷款,三年来,投放“三项”贷款53亿元。市人行争取新增支农再贷款3亿元,总额8.04亿元的支农再贷款已全部投放到位。把扶贫互助协会作为农村普惠金融的重要补充,联合市扶贫办确定了2014年各县区新建66个扶贫互助协会的目标任务,目前正在实施启动当中。

三年以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17200多件,解决突出问题8000多件,排查矛盾19000多件。三年以来,农民贷款最多、促进养殖业发展最快、调整种植结构最快、粮食生产喜获丰收、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力度最大、信访总量下降最大、农村基层组织明显加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最快,联扶行动综合放大效应不断显现。三年以来,全市减贫人口24.74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大口径财政收入、一般预算收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社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吕守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