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白河村脱贫之路:“因户制宜”谋发展(图)
中新网甘肃清水5月8日电 (记者 冯志军)3年前,一条十几公里的通村水泥道路,使得“大山深处有人家”的白河村告别了长期“与世隔绝”的封闭状态。加之随后自来水入户,村道硬化等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曾经“缺衣少食”的这处贫瘠之地,迎来历史上最忙碌的脱贫场景。
绵延曲折的硬化村道通到了每家每户的门前,这为白河村脱贫致富提供了必须的基础设施条件。 冯志军 摄白河村位于甘肃天水市清水县山门镇北部12.5公里处,平均海拔1700米左右,年平均气温10℃左右,属典型高寒阴湿林缘山区。全村辖5个自然村112户513人,2013年贫困发生率为56%。2016年底,仍有贫困人口40户186人,贫困发生率为37%。
“脱贫任务重、脱贫基础不稳固、脱贫退出短板多、自身发展动力不足。”长年负责白河村包片扶贫的山门镇政府副镇长桑鑫蕊7日向中新网记者介绍,白河村自然条件恶劣、发展基础滞后,贫困面广、基数大、程度深,受制于基础条件,产业发展难以形成规模,脱贫对象因病、因灾返贫现象易发多发。
63岁的白河村村民刘招财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随着村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畅通,去年通过5万元精准扶贫贷款办了土鸡、牛和土蜂蜜养殖,并经营得有声有色,这为他一家注入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冯志军 摄中新网记者连日走访发现,地处大山深处的白河村常年光照不足,农户居住分散,100多户人分散于狭窄的河谷地带、绵延七八公里,当地耕地稀缺且多为山地,土壤贫瘠,产业扶贫难度极大。
桑鑫蕊介绍,近年来,当地在基础条件“先天不足”的背景下,因户制宜培育小规模扶贫产业,引导扶持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养牛、养羊、养鸡、蜜蜂养殖、种植甜玉米、务工等。此外,还对村民进行了电焊工、牛肉拉面、建筑工等劳动力技能培训,并提供了浙江、新疆等劳务基地。
近年来,在改善白河村道路、水、电等基础条件后,医疗卫生和公共服务的日益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贫困户脱贫的“后顾之忧”。桑鑫蕊说,近年来,官方对白河村进行了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并认真落实好医疗救助优惠政策和各类社会救助措施。
三四亩耕地土壤贫瘠、常年病患缠身、主要收入全靠儿子外出务工……63岁的白河村村民刘招财是村里典型的贫困户,随着村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的畅通,去年通过5万元精准扶贫贷款办了土鸡、牛和土蜂蜜养殖,并经营得有声有色,这为他一家注入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去年,刘招财常年在外务工的儿子刘金平返乡后,在政府帮扶下,买了500只土鸡和7头牛,经过四处学习养殖经验和自己摸索,一年下来有五六万元的收入,这远比村里长期以来信奉的“要脱贫,靠打工”的年收入还要客观。
刘招财和老伴一起喂养土鸡,这是他们脱贫的希望。 冯志军 摄刘招财告诉中新网记者,林区的土地用来耕种比较贫瘠,但正好适合散养土鸡,平时只要做好防疫,白天把他们赶到林子里吃虫子、青草,喝泉水,尽管生长周期较长,但带来的收入远比饲料喂养的要好得多。
初次尝到“甜头”的刘招财最感慨的还是村里交通的通达,不仅是通村公路的硬化畅通,一条接到自家门口的水泥村道,让他的养殖产业“不愁销路”。他说,经常会有采购贩子和游人慕名而来求买土鸡,“以前路不通的时候,有啥好东西,都是出不去的”。
“尽管脱贫尚需时日,但现在吃肉已不再是奢望”,对于未来脱贫之路,刘招财有着自己的“小算盘”。他说,先稳住现有规模发展一两年,积累点积蓄后再计划扩大规模,“那个时候,脱贫将是件水到渠成的事儿”。
桑鑫蕊透露,今年,白河村的基础设施将得到进一步完善。官方将对白河村新建一些河堤、护坡,接通动力电和互联网,全面安装移动基站,实现个别移动网络信号的“盲区”通信畅通。此外还将因户制宜帮助贫困户解决资金、技术等难题,引导农户发展核桃、中药材、养牛、养蜂等增收产业,有效增加收入。(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