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面膜”谁来管管
要想没朋友,不妨卖面膜。
有报道说,无处不在、质量粗劣、暴利惊人……微信圈中面膜的汹涌席卷势头让人们大吃一惊。人们已经注意到,“疯狂的面膜”正是当下国内微商发展状态的一个缩影。面对时下火热的微商,如何实现微商规范有序而非野蛮生长,避免朋友圈成为三无产品、传销的“法外之地”,已成为摆在社会和有关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读到这则新闻,去年年底,一则段子被疯传:“常年在我朋友圈开店卖衣服、卖面膜、卖洗发水的店主们,已经年末了,租金麻烦你们按时交一下,年关难过。”有人说,微商“杀熟”的营销模式,令网络时代人际情感随时面临被“折现”的危险。
小马飞刀以为,微商的出现,是一种新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形式,应该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鼓励。但最基本的前提是要诚信经营。但近来,频频有业内人士曝出,朋友圈里微商晒出的高额成交量、火热交易记录截图刷屏,很多是通过软件制作出来的虚假表象,目的是引诱朋友圈中的人购买,甚至有诈骗嫌疑。
问题出来了,就要去解决。那么,监管部门又在哪里?难道我们国家在“针对商品进行虚假宣传夸大功效行为”方面没有相关法律规定吗?可一直以来,网络在公众的心中都是虚拟的存在,因而从监管的认识到行为,都处于相应滞后的状态。结果电子商务以井喷式的势头发展,可监管体系的建立和思维的跟进,还处于相当苍白的阶段,直接导致了对电商监管的法律缺位、主体缺位和责任缺位,使之处于国家的“监管盲区”。微信朋友圈没有评价机制、信用担保及第三方交易平台,可以算是“三无产品”。消费者上当受骗了也无处求偿,处于投诉无门的尴尬窘境。滞后的市场监管不仅让诚实守信者受损、投机倒把者获利、违法经营者有空可钻,更是在无形中纵容了市场的种种不正当行为,严重损害了市场公平准则,不利于市场发展、不利于百姓安康。
中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微商发展趋势,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了挑战,监管人员也需与时俱进、积极主动甄别市场新问题,相关法律法规也要及时补全。比如明确从事微商业务人员的资质、商品货物质量以及售后保障等要求,只有如此,市场监管的“监”才能真正站在“管”的前面,只有这样,微时代的商业环境才会得以净化,市场才会有序发展。小马飞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