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角度看疫苗 国家免疫专家权威答疑疫苗六问

24.03.2016  15:46

  中国兰州网3月24日消息 山东非法经营疫苗案件近来引起公众对疫苗的关注:疫苗不经冷链运输会有什么后果?担心接种的疫苗无效要不要补种?一类疫苗和二类疫苗在运输和使用方面有什么不同?在国家卫计委23日组织的媒体座谈会上,我国免疫规划专家对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疫苗为什么要冷藏?不冷藏的疫苗有多可怕?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免疫规划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赵铠:疫苗是各类病原微生物制作的生物制品。有的疫苗是减毒的病毒,比如麻疹疫苗的主要成分就是减毒的麻疹病毒,它是活的;有的是灭活疫苗,细菌灭活以后,它是活性的蛋白质,起到免疫功能。

  因此,疫苗比较娇嫩,比如说疫苗怕热、怕光,有时候有的疫苗还怕冻。为了保持疫苗的活性,运输中要使用冷链。

  一般讲,如果疫苗在储存、运输过程中,没有冷链,疫苗的活性或多或少会受影响,但是也与它在冷链外的时间长短和温度高低有关系。

  至于未经冷链运输的疫苗是否会有接种不良反应,需要综合两方面的因素,一是需要调查违规疫苗运输的冷链情况,二是需要调查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的监测情况。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王华庆:从理论上来说,此次涉事的疫苗是正规厂家生产的疫苗,不是假疫苗,或者伪劣的疫苗,它在前期有质量控制,安全风险会小一些。在后期没有冷链运输的影响有多大,还需要评估。

   一类疫苗、二类疫苗是什么关系?管理有什么不同?

  王华庆:一类疫苗包括三种情况,一是国家确定的14种疫苗预防15种疾病。二是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增加的,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内。第三种是政府组织的应急免疫,比如发生疫情了,要应急免疫,或者可能预测到这个疾病要流行了,组织群体接种,这都属于第一类疫苗。

  第一类疫苗免费接种;第二类疫苗是自费的,自愿的。

  第二类疫苗的管理,从技术来说,与第一类疫苗没有差别。不管是流通环节还是使用环节,技术要求都是一致的。只不过它的采购方式是有所不同的,供应渠道也是有所不同的。第一类疫苗的采购是由政府来进行采购的,之后通过疾控系统逐级分发,最后到接种单位。第二类疫苗是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规定,生产企业可以直接向经营企业供应,也可以向疾控部门、接种单位供应。经营企业可以向疾控机构供应,可以向接种单位供应,也可以向另外的经营企业进行供应。所以渠道上是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