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手记]武威市广播电视台频道总监徐永盛:文化的格局

05.06.2015  19:57

   文化的格局

  徐永盛(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武威市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总监)

  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这话的意思,不是今人所理解的窥一斑而知全豹。一斑是一斑,一豹是一豹。窥一斑,难知全豹。

  跟随“玉帛之路国际文化考察活动”走进河西走廊,这样的感觉尤为强烈而逼真。

  穿越在河西走廊文化遗址和历史博物馆呈现的数千年烟云里,河西四郡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及其周边的许多县区都不约而同地如此记述着历史的演变:距今五千年前,先民们在这里狩猎游牧,繁衍生息。战国以来,西戎在这里拓荒,羌在这里生活。秦时被乌孙和月氏占据,后来匈奴赶走了月氏。随着张骞的“凿空“行动和骠骑将军的河西大战,大汉天子一统河西,开通了彪炳史册的“丝绸之路”。这里,成了河西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

  这样的叙事并不妨碍对地域的认知。但做为一段历程上不同节点的城市,应该有一个延伸、融合的地理空间和时间空间。而现实存在的马厂文化遗址、四坝文化遗址,还是齐家文化遗址,都在体现着一种历史文明的延续和更迭。而我们的文化表述恰恰缺乏的就是这种精细化的、个性化的、运动化的历史文化事实。

  史书记载,十六国时期,汉族张轨建立前凉,氐族吕光建立后凉,鲜卑族秃发乌孤建立南凉,匈奴族沮渠蒙逊建立北凉,汉族李暠建立西凉。谈及历史的五凉,想起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说过的一段话,此偏隅之地,保存汉代中原之文化学术,经历东汉末、西晋之大乱及北朝扰攘之长期。能不失坠,卒得辗转灌输,加入隋唐统一混合之文化,蔚然为独立之一源,继前启后,实吾国文化史之一大业也。

  五凉,是华夏文明史上一束奇异的光芒。其中前凉国力达到顶峰时,统辖3州22郡,它以姑臧(今甘肃武威)为都城,疆域东达秦岭,西跨葱岭,北至居延,南到河湟,占有今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四省区的大部分土地,成为当时北方地区除后赵之外最大的政权。而“河西四郡”对此文化的研究和表述却出现了明显的割裂和强牵。同样,关于大禹治水、玄奘西行等诸多历史文化的讨论争鸣,不管是出于何种需要,基于尊重历史事实的真实当为第一原则。而这种历史的真实,应当放置在河西走廊的大文化背景下,走联合发掘、交流创新、共同复兴的路子。

  叶舒宪老师提出了丝绸之路“小传统”与玉石之路“大传统”的论题,将丝绸之路时间段向前推移了两千年。古道还是那条古道,名称只是一个符号,玉和帛亦仅是一个载体。而正如叶老师所说,在阿拉伯人和西方人眼中,这条连接着欧亚大陆两端的东西方大通道,当然是“丝绸之路”。而在中原人眼中,西去之路被称为“美玉之路”或许更为准确。因为视角的差异,我们却实现了华夏文明史前文化的新书写。

  同质化的历史表达、割裂式的文化记载、多角度的文化去向,汇集到一起,体现了文化的一种格局。格局决定布局,布局决定结局。面对同样的历史碎片,通过高度、角度、宽度、深度和长度的站位变化,我们就会获得不同的历史体验和认证。

  不论是河西走廊的历史文化研究,还是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研究,都亟需我们剔除门户之见,既不妄自菲薄,亦不妄自尊大,增强文化的高度自信和高度自觉,跳出地域看地域,站在大局看局部,在华夏文明创新传承区建设中实现对文化格局的重新调整。

  我们拭目以待,并携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