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电影相伴的66年

01.08.2014  07:41

焦炳琨(资料图片)

    从1949年参军起,焦炳琨就和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2014年的夏天,记者在兰州电影制片厂院内的家中见到了这位六十六年来与电影相伴的老人。 

    与电影结缘

    焦炳琨说,1949年4月15日他考入天津革大,同年8月13日毕业,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因为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被安排做文化教员,后来任职俱乐部主任,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放电影。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文化事业亟须发展。在部队里,每个月会放一场电影,在当时,无论是对部队官兵还是驻地居民来说,都可谓是一场文化“盛宴”。尽管是露天电影,但每场都会吸引着附近十里八乡的居民前来一饱眼福。时光流逝,电影放映机从露天搬进礼堂,银幕也从遮幅变成宽幅,但部队官兵和驻地居民对看电影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弱。

    电影的“传说

    1964年从部队转业后在嘉峪关市文化局的日子里,与文化局所辖的电影公司、电影放映队打交道以及对各剧组的接

    待,依然离不开电影这个主题。焦炳琨说:“那时,在城市里电影院已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基层农村,人们看电影还是要依赖电影放映队的流动服务。”在那个放映队曾经流传着一个“传说”,某村为迎接放映队第一次的到来,也为了迎接第一场电影的到来,村民就像迎接戏班一样好不热情,专门为了“即将到来”的电影演员们做好了整整两大锅晚饭……电影曾经就是这样新奇而又富有魅力。

    衰落之后重现生机

    1990年,焦炳琨来到兰州电影制片厂担任厂长兼书记,那段时间由于电视等音像制品的冲击,人们渐渐减少了对电影院的依赖,电影生产和放映机构都逐渐被迫“断奶”,被逼着走市场化的道路。起初,拍了不少影片,但离市场很远,院线演不了,成本无法收回。2004年与甘肃电视台电视剧部合并成立甘肃敦煌影视文化中心后,在市场经济运作探索上迈出了可喜

    的步伐,投资1000万元拍摄了《老柿子树》,每年为藏区译制40部影片,都收回了成本,昔日的兰影厂重现勃勃生机。20多年来我省影视业发展可见:兰影厂从拍电影不被市场接受到开始能够收回成本,到2013年全年兰州市电影院线收入过亿,再到我省农民自筹资金拍电影。目前全省共有104家影视制作中心,其中主要集中在兰州市,这样一支影视制作力量不容小觑。而这一切变化,都在彰显着我省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

    德艺双馨的文艺家

    焦炳琨,笔名愚夫,天津市人。生于1933年11月12日。多年来,他发表各类文学作品500余万字,出版图书12本,其中小说《山花》被选入初中二年级课本。1999年,焦炳琨被省文联授予甘肃省首届“德艺双馨文艺家”。2005年,焦炳琨被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广电局、甘肃省文联授予优秀电影工作者称号。

    如今,焦炳琨早已从当年的兰州电影制片厂离休,然而焦老却离而不休。究竟怎样面对困境?如何使影视创作生产走向市场,他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离休后继续这项工作,下基层,走市场,坚持十余载,先后完成了《关于影视创作生产市场化的调研》、《关于影视中如何准确的学习、把握政策的调研》等四个调查报告,并多方奔走,通过讲课、讲座、座谈、讨论等多种方式,宣传推荐影视创作生产市场化的经验、体会以及发展前景。为了深入了解影视创作生产的市场化,焦炳琨还积极参与了外宣片的摄制,先后为中央电视台《旅行家》、《变化中的中国》摄制了《潮起黄河第一湾》等十余部专题片,同时还摄制了20余部介绍甘肃人文、经济的电视片。

    尽管他近来很少去影院,但却经常在“看电影”,作为甘肃省电影审查委员会和电视剧审查委员会的委员,依然在电影和电视行业中忙碌着。他希望,在电影事业上,甘肃会走得更快、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