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扶贫:陇南扶贫攻坚新“引擎”

23.05.2015  23:41

    本报记者 靳淑敏

    电商扶贫是全国十大精准扶贫工程中的新手段新方法,陇南作为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首个电商扶贫试点市,始终将当今互联网时代日益主流化的电子商务纳入扶贫开发工作体系,作用于农村贫困群体,创新扶贫开发方式,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我市贫困群众脱贫闯出了一条新路。

    甘肃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陇南是甘肃最贫困的地区之一。

    过去人人都说,全国的扶贫看甘肃,甘肃的扶贫看陇南。

    如今,仍然是看陇南,但“看”与“看”之间,却有着本质的区别。

    今年5月初,作为全国首个电商扶贫试点市,陇南正式启动电商扶贫试点工作。

    越来越多的人再次来陇南,看的是陇南如何让扶贫攻坚插上电子商务的翅膀;如何从网店的卖出买进中,帮助更多的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如何让电子商务倒逼产业开发,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带富一方群众的可借鉴之路。

    在电子商务与扶贫攻坚的大胆碰撞中,看结果———

    陇南成为全国首个电商扶贫试点市,与全国十大精准扶贫工程无缝对接,找到了一条致富脱贫的新路子。

    礼县九图村是一个偏远村落,信息闭塞,经济落后。村里虽然出产许多土特产,但因不为人知而卖不出去,更谈不上卖个好价钱。

    九图村长期存在“富裕的贫困”现象,其实就是陇南的缩影。“富裕”是说陇南出产核桃、花椒、橄榄油等特色优质农产品;而“贫困”则是长期以来这些优势资源难以转化为经济收入。

    因为山大沟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陇南的农产品销售,长期以来大部分处于乡村集市提篮小卖、小商小贩收购贩运的低层次阶段。

    如何解决农特产品销售难和有量无价的问题,助农增收致富?市委、市政府一直在寻求突围。

    经过在全市范围内逐县区逐乡镇调研,依据自身基础条件分析劣势、优势,全面了解市情县情区情,准确把握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强国家政策与陇南具体市情的对接研究,我市2013年底提出在电子商务、金融支撑、非公经济等方面集中突破。

    陇南发展电子商务的出发点是助农增收,最终目的是脱贫致富,与扶贫攻坚的最终目的不谋而合。正是基于这样的考量,陇南开始尝试让扶贫攻坚插上电子商务的翅膀,积极探索电子商务助推扶贫攻坚的新模式,推进扶贫攻坚和电子商务的深度融合,在全市贫困家庭“两后生”中培养具备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的电子商务人才,扶持开办网店,促进群众增收。

    特别是利用双联载体,进村入户普及电商知识、对外宣传推介贫困乡村农特产品,重点扶持100户贫困户开办电子商务示范网店。

    培训了1000名贫困家庭“两后生”,其中有609人开办了网店,个别学员网店销售额达5万元。

    正是基于此,陇南被确定为全国首个电商扶贫试点市。

    在网店的卖出买进中,看增收———

    通过网店售出农特产品,让农户多挣一点,让群众在购入生产生活用品时,多省一点,一挣一省,使群众收益节节高。

    脱贫致富,增收是关键。

    成县索池乡大草湾村村支书曹革放今年50多岁了,原来不要说在网上卖东西了,连上网他都不会。全市发展电子商务以来,他参加了电子商务培训,在县、乡干部的帮助下,办起了大草湾村的网店。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等人来收购,一斤核桃干果10元左右,在网上销售价格可以达到每斤24元,如果按照两斤起包邮来计算,也能比原来多赚不少。”

“     线上交易还拉动了许多线下交易。”曹革放说,一些买家直接和他联系,做成了多笔大额交易。2014年,他线上线下共卖掉了将近8吨核桃,而他从周边供货的几十名农户中收购核桃,最少要比市价高出一元钱。

    随着电子商务在陇南的迅猛发展,陇南的农特产品越来越吃香,销售价格也相应有所增长。据统计,去年一年,我市不仅把农产品卖了出去,而且卖出了好价钱,花椒、苹果等,单价与2013年相比,涨幅都在30%以上。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陇南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212元,同比增长14.5%,增速居全省14个市州第三位。据陇南市城乡经济调查队分析,陇南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电子商务的异军突起。

    如今在陇南,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电子商务,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除此之外,在阿里巴巴集团与甘肃省签订战略协议大前提下,成县、武都区抢先拿下了阿里巴巴“千县万村”项目试点县的第一、第二名。武都农村淘宝示范点,成县农村淘宝示范点及村级服务站相继开始运行。村民们不出村,在网上卖东西,还买东西。

    “在网上卖东西,多赚一块钱,在网上买生产生活用品省一块钱,这些都是群众能见到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成县分管电子商务工作的副县长杨敬说。

    在电子商务对传统产业的倒逼中,看效应———

    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业态,有着广阔发展前景。通过发展电子商务,可以带动种植业、加工业和包装、仓储、物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真正把当地的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促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科学推进精准扶贫。

    鸡峰片区是我市25个特困片区之一,鸡峰镇是该片区中最大的乡镇。

    走进鸡峰镇电子商务展示区,土鸡、土鸡蛋、土蜂蜜、核桃、核桃花、山野菜、中药材等产品众多。“尤其是土鸡、土鸡蛋、土蜂蜜,这‘三土’产品今年在市场上特别受欢迎,经常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鸡峰镇长沟村党支部书记张璇告诉记者,“电子商务工作同扶贫开发的深度融合,让鸡峰镇原来无人问津的土特产品真正走出了深山。”

    让张璇没有想到,通过淘宝店,老乡家的活土鸡卖给了北京的一个产妇,一只还卖到了168元的高价。一年时间,光土鸡卖出了6000多只。

    “电子商务的发展,不仅让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激发了他们发展特色产业的积极性,更激活了农村的资源市场。我们现在也根据网上销售需求,鼓励扶持村民发展土鸡和土蜂养殖。”张璇说。

    而如今在陇南,不仅仅是“三土”产业上演着“逆袭”,传统的橄榄油产业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 告别过去的礼品经济依赖,一系列电商化产品相继问世,直面市场,更直接地赢得消费者青睐。

    在成县,原先不是商品的野生猕猴桃、柿饼都在网上有了销路。

    “蝴蝶效应”也开始逐步显现。一方面,解决了农产品产销不对路、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另一方面,陇南在外界的知名度大大提高,旅游人数持续增加,第三产业越来越繁荣。

    如果说,贫困是陇南必须面对的困境,那么,电商扶贫,正在以它的创新、改革,为陇南的小康梦破除壁垒。

    我们相信,插上电子商务的翅膀,陇南会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