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奠基人南国农先生因病逝世 享年95岁

28.09.2014  19:37
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奠基人南国农先生因病逝世 享年95岁 - 教育
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奠基人南国农先生因病逝世 享年95岁 - 教育
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奠基人南国农先生因病逝世 享年95岁 - 教育
来源: www.gsedu.cn

中国电化教育事业奠基人、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西北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电化教育研究》杂志主编南国农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4年9月27日凌晨5时20分逝世,享年95岁。

南国农先生生于1920年9月,江西清江人。他1943年毕业于中山大学教育系,后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学习比较教育与视听教育,获硕士学位。先生于1950年7月响应祖国号召回国,积极投身支援大西北建设。20世纪五六十年代,南国农先生在西北师范学院任教期间,提倡利用电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开展了电化教育的教学活动。1979年,南国农先生在新编《教育学》一书中,首次撰写与加入“电化教育”一章,同年在西北师范学院举办了全国电化教育研讨班。1980年,他创办了《电化教育研究》杂志,并担任主编,该杂志现已成为国家级学术刊物、全国教育类核心刊物。1983年至1990年,先生任全国电化教育课程教材编审组组长,主编或组织编写出版了《电化教育学》《电化教育导论》《幻灯投影教学》《教育传播科学研究方法》《电教摄影》《电教美术》《教育电视系统》《电视教材编导与制作》《教育传播学》《电化教育管理》等,其中由他主编的《电化教育学》是我国第一本系统介绍电教理论与方法的专著。另外,他还担任主编,组织了“电化教育丛书”的编写。多年来,他教授《教育传播学》《电化教育原理》等课程,教学效果优秀,深受学生爱戴。近年来,他虽年事已高,但仍活跃在电教第一线,继续担任西北师大教育技术学院名誉院长、博士生导师,华南师大、南京师大、河北大学、陕西师大、东北师大、江西师大、云南师大等校的客座教授,中国电化教育协会顾问,西北五省电教协会理事长,甘肃省教育学会副会长,甘肃省政协常委等职务。

我国电教重新起步后,亟需有正确的思想和理论指导电教事业发展和电教学科建设,南国农先生深入研究了我国的电教实践活动,博采众长,提出“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并与传统教育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育信息,以实现教育最优化就是电化教育”。在我国电教发展遇到一些困难与阻力时,他坚持“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是我国电化教育的最大特色”,也是“建立整体电化教育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他认为以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为核心的电化教育是教育史上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教育革命。在人类的教育史上产生了四次与媒体发展有密切关系的重大革命,继专业教师的口头语言媒体、文字媒体、印刷媒体之后,第四次就是多种多样的现代教学媒体的出现与应用,使教育摆脱了“手工业方式”的束缚,走上了教育现代化的道路。

电化教育姓“”不姓“”,电教以人为本,它的主要对象是人,不是物。它所追求的不是教育的机械化,而是教育的最优化。这是南国农先生的一贯思想。他还提出了“大电教”的概念,大电教是一个多样的、开放的、综合的系统,它由四个子系统构成:即普通学校电教系统、广播电视教育系统、卫星电视教育系统、计算机网络教学系统。这些系统的应用构成了新型教育形式,对推动我国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与发展,将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南国农先生为推动我国电化教育事业发展和电教理论体系建设,非常重视和关注电化教育实验,他全面总结了实验的经验与规律,提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的要求: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指导下,用三种技术,做两件事情,实现一个目标。所谓现代教育思想、理论,主要有四种教育观:现代教学观、现代师生观、现代人才观、学习时空观;三种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三种教育理论: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一发现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三种传播理论:拉斯威尔“5W”理论、施拉姆的双向传播理论、贝罗的SMCR理论。使用三种技术是指:现代媒传技术、现代媒体技术、教学设计技术。做两件事情是:开发、利用教学资源和优化教学过程。实现一个目标就是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以构建新型教学模式为核心的现代教育体系。

南国农先生通过多年的电教实践与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个以研究和利用现代教育媒体为核心的电教理论体系。它由七论组成,即本质论、功能论、发展论、媒体论、过程论、方法论、管理论。在这七论中,现代教育媒体的研究和应用是核心,是建立整体电化教育体系的逻辑起点。

南国农先生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基础,他不断学习吸取先进的教育思想,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探索教育规律,对电化教育有许多独到的见解。他关于电化教育的观点与论述是丰富与多方面的,点滴综述,远不能概括他关于电化教育的全部思想。

南国农先生著书立说,培养后学,为教育技术学科的发展耕耘不止,为发展我国的电化教育事业,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化教育学科理论体系,艰苦奋斗了半个多世纪,他的创业精神和敬业态度,将激励我们在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继续前进。

作为甘肃的教育人,在这里,我们为先生送行。甘肃电教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先生悉心的关心和指导,甘肃教育的史册上留下了先生令人敬仰的一笔!

请接受所有电教人、教育人最诚挚的敬意!

先生,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