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120年,中国人当以何种精神“致远”

28.07.2014  15:03

   现在这个阶段,国人对历史带着深沉认知、带着感悟自省、带着梦想憧憬、带着振奋行动,远比对东邻保持愤恨、对争议依然纠结更有益,更能看清自己前行方向,避免停留在历史悲情中。

   作者:祁乐

  同样甲午年,120年前,7月25日,丰岛海域,异国不宣而战,袭击中国运兵船,触发“甲午战争”。

  中国近现代史看似不那么复杂,但完整读、认真读、仔细读不容易。甲午战争,不止海战、还有陆战,以异国获胜、中国惨败结局。

  近现代史,甲午战争不是中国第一次蒙羞、不是最后一次。

  大家如今之所以情绪胶着于那一个东邻异国,部分因为自甲午战争开始,它对中国危害最厉。

  1894年8月1日,中国和日本正式宣战。中方在宣战诏书中指认对方“不遵条约,不守公法……专行诡计,衅开自彼”,而对方“天皇”在宣战诏书中声称中方“狂妄已极”,因而准备以战争方式“维持东洋全局之平和”且“宣扬帝国之荣光”。

  对方这种口吻或笔调,以后多次出现,作为侵略借口,直到1945年、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那年。

  我这一辈人,迄今看过两部电影故事片,以甲午海战为题材,一部《甲午风云》,1962年出品;另一部《1894·甲午大海战》,2012年出品。第一部,现在没有太多印象;第二部,留下深切印象。

  留印象情节之一,是北洋水师“致远”号巡洋舰管带、或称舰长邓世昌严守条例,即使和平时期、即使战舰停靠码头,坚持住在战舰上。

  情节之二,9月17日下午,大东沟海战3个小时后,“致远”号中弹起火,邓世昌决意冲撞敌方主力舰“吉野”号,意图与对手同归于尽……失败,他落水,不接水兵抛来救生圈;爱犬试图救他,他与爱犬一同沉海。

  电影画面以外,据记载,邓世昌那天有言:“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那场海战,“致远”号官兵大约250人,获救7人。

  电影情节或许出自虚构,身边故事却真实感人,同样留印象、落眼泪。

  与《1894·甲午大海战》出品同年,涉及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一位教官告诉我:为改装那艘航母,他有两位朋友,担当分系统主设计师,连续几年不回家、出差在外地、吃住在战舰。那位教官说,朋友不会讲述自己那些故事。

  历史与现实,虚构与真实,似乎遥远,其实切近。原因在于,过去120年,几辈人、几代人有相同情结,更有相同意志、相同毅力、相同付出,以至生命付出,包括第一艘航母所配备舰载机研发项目主管罗阳。一定程度上,或许精神层面上,罗阳之所以是罗阳,是他所作所为,以至殉职,不孤独。

  第一艘航母,或者其他军事项目,可以为中国人提气,更应该为国人立志。

  与10年以至20年前相比,读中国近现代史,重温1894年甲午战争或者1931年九一八事变中国东北沦陷、1937年北京卢沟桥抗战或者同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我不愿意收获一种悲情,而愿意感悟一种激情。

  如果说120年前甲午战争与77年前抗战相比有什么本质差别,那就是:面对同一个敌国,前者是中国军人保卫清帝国“皇土”,虽然有邓世昌等义士,依然与全民无关,所以最终以《马关条约》割让疆土和利益;后者是举国动员,全民抵抗,保卫家园。

  120年后,共和体制,国民觉悟;民意分量,前所未有;国力体量,经济和军事,在中国东邻之间,已经逆转:不是中国把对方当假想敌,而是对方把中国当头号假想敌。

  现在这个阶段,国人对历史带着深沉认知、带着感悟自省、带着梦想憧憬、带着振奋行动,远比对东邻保持愤恨、对争议依然纠结更有益,更能看清自己前行方向,避免停留在历史悲情中。

  邓世昌那艘战舰,名为“致远”,寓意在今日。

  民族致远、国家致远,不可以指望异国,包括东邻理解、赞同和支持。致远,依仗国人全体合力,理应可以做到,足以告慰120年前英烈。(祁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