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高校田间地头传承非遗:“送文艺”兼“种文化”

26.07.2019  02:02

  中新网兰州7月25日电 (刘婧 韩璐)“我们把传统文化带进了农家,为帮扶脱贫做着自己的贡献。”兰州文理学院“文艺轻骑兵”成员周凤娟说,通过此次下乡,使她深知传承非遗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贴近生活,才能使艺术更具生命力,“送文艺”更要“种文化”。

  从高楼林立到淳朴乡村,从书香校园到花香田野,乘着“文化下乡”的快车,兰州文理学院“文艺轻骑兵”小分队近日来到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桐川镇,为当地民众带来了持续数天的具有甘肃文化特色、呈现非物质艺术文化魅力的表演。

图为小分队成员采访高庄村村民,了解扶贫情况。 刘婧 摄

  桐川镇属典型的黄土高原地貌,境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地形多样。当地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多,脱贫任务重。近两年来,在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当地政府以及兰州文理学院帮扶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党崾岘村、大滩村、郭家岔村于2018年已实现整村脱贫,高庄村2019年底将实现整村脱贫。

  “文艺轻骑兵”演出小分队改变了以往大舞台、大场面的固定模式,精选了8名一专多能的优秀社团成员,深入到该校扶贫点党崾岘村、高庄村、金家川村等地,在农户家中、田间地头、村镇广场、临时舞台,送上了敦煌舞、花儿、秦剧、陇剧等形式多样、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艺术演出。

  队员们有空地就能演,放开嗓子就能唱,挥起臂膀就能跳,与乡亲们面对面零距离接触。高庄村村民巢发财说,没想到你们能来到家中给他们送来表演,很高兴也很激动,“我们农村人嘴笨不会说,但是感谢一直在心里”。

图为“文艺轻骑兵”在窑洞前与村民合影。 董旭君 摄

  带队教师颜昭洁对这次实践活动感触颇深,她说,文艺就是要为人民服务,深入最基层,深入百姓家,这样的慰问才最接地气、最有意义。虽然很辛苦,但参演的师生从中收获不小,看到朴实的乡亲们的笑脸,很欣慰,很幸福!

  她认为,这种演出打破了场地的限制,拉近了演员和观众的距离,在这种更灵活、更入微的活动中,村民们增强了获得感,而同学们也汲取农村生产生活的营养,对扶贫攻坚、助力精准脱贫的信心更足了。

  “陇原大地春意暖,总书记来到甘肃团,牵心脱贫与发展,谆谆教导使人暖……”在演出中,小分队的原创快板节目《打赢脱贫攻坚战》赢得观众阵阵掌声。舞蹈、独唱、快板、乐器独奏、传统戏曲……种种喜闻乐见的表演“滋润”到了村民们心坎。

  根据需求,小分队在艺术形式的策划安排上更加丰富多彩,实现了“送文艺”与“种文化”的结合。特别是在非遗知识普及环节,主持人以互动的方式,让民众对非遗有了了解,并对传承非遗产生了兴趣。

  既是兰州文理学院贫困村帮扶户,又在该校艺术职业学院就读的学生翟婷婷说,之前不了解非遗,这次通过文艺的形式知晓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以后要好好学习,为传承非遗贡献一份力量。

  “文艺轻骑兵”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演,他们利用自己在文化、文艺方面的特长为基层民众送服务、送文化,也被乡亲们的热情质朴的“乡土情”所感染。每到一家,村民们赶忙将自家地里种的西瓜切好送上。演出结束,乡亲们拉着小分队师生的手一直送到村口,久久不愿离开。(完)

      甘肃新闻网 【编辑: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