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指数 兰州食药监局工作综述

04.03.2016  11:16

    原标题:精耕细作托起群众饮食用药安全指数

    全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综述

  工作人员为群众讲解假劣药品鉴别

  火锅店专项整治

  检查小商品市场

  超市食品检查

  食药所对检品进行检验

  安全用药进社区

  执法人员对兰东蔬菜市场进行监督检查执法人员对兰东蔬菜市场进行监督检查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如何更好地呵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构建起食品安全网,成为“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期我有所为。“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这些铿锵有力的承诺,彰显了市委、市政府勇于担当、为民纾困的坚强决心,也成为全市上下的一致行动。

  回望“十二五”时期市政府为民兴办的件件实事,回顾近年来我市的重点民生工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赫然在列。尤其是在2015年里,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开展“工作落实年”行动为抓手,秉持民生至上的执政情怀,全市食品安全工作不断向纵深推进和突破,在全省率先启动食品药品安全城市建设工程,社会共管共治格局初步形成,全市食品安全形势总体保持了平稳向好的态势。

  在谈到2016的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时,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继良说:“食品药品安全,一头连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是最贴近群众的民生工程。我们力争织一张更加结实、细致的‘安全网’,提高城乡居民饮食用药的安全系数,提升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据悉,今年我市食品药品监管系统将紧紧围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这一中心任务,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为契机,以食品药品安全攻坚战为抓手,全面提升食药安全治理能力,全力打造“食品药品安全城市”。

  加强源头监管有效防控风险

  众所周知,食品安全监管链条长、环节多,风险无处不在。为了有效地防控食品安全风险,我市食药监部门突出源头监管。为此,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食品生产企业风险分级监管,针对6大类风险防控产品及50家重点监管企业增加监管频次,大力排查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同时,加快推行食品加工行业“划行归市”,制定出台《九州“主食厨房”食品安全监管指导意见》,九州主食厨房园区一期建成标准化厂房16万平方米,99家食品生产企业入驻,招商入驻率达到92%。2015年全市31家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取得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或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高了生产过程中食品的安全性。

  在药品监管领域,认真落实药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全面推进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控制实验室规范化建设,深入实施中药饮片生产质量提升计划,完善落实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共检机制,我市基本药物生产品种抽检和中药饮片生产品种评价性抽检合格率均达到了100%。

  以问题为导向解决热难点问题

  长期以来,“三无”小吃店屡禁不止,不合格食品混迹市场,早夜市餐饮摊点卫生状况差,餐饮具洗消不彻底,假冒伪劣保健品欺诈消费者等问题成为食品监管领域的“顽疾”。针对这些热难点问题,我市食药监部门突出以问题为导向,积极破解,取得了明显成效。

  去年,该部门严厉打击无证经营食品和经营不合格食品违法行为。大力开展食品经营主体清理整顿,严查无证经营和超范围经营问题,强化对城乡接合部、校园及周边等重点区域,金港城批发市场、东湖批发市场、张苏滩粮油市场、焦家湾冷库、瑞鑫冷库等重点场所,儿童食品、乳制品、豆制品、肉及肉制品等重点品种的监管,重拳整治小作坊、小食品店、小餐饮食品安全隐患,全市共依法取缔无证经营174户,捣毁制售假劣窝点576个,查封涉嫌不符合食品安全标注“问题肉品”约65吨,下架封存、销毁不合格食品42.4吨,规范豆制品经营户267户,约谈培训肉制品经营户360户。

  狠抓早餐夜市食品安全整治。联合公安、工商、城管等部门,对全市早餐、夜市食品摊点开展拉网式排查;对安宁区“桃海小吃一条街”按照“六必须”“六统一”“六严禁”的要求进行了改造治理;对正宁路、酒泉路等主城区两大夜市进行了3次集中整治,要求夜市内所有从业人员均持证上岗并配备工作衣帽进行操作,对于食品原辅料购进来源清楚并能提供索证索票,全部使用一次性餐饮具或集中式消毒餐具,所有烧烤用燃料全部使用木炭环保燃料。全市累计整治早餐夜市摊点600余户,责令整改138户,取缔156户,早餐夜市食品安全状况得到很大改善。

  着力解决餐具洗消突出问题。印发《关于开展餐饮具专项整治工作的通告》,集中实施餐具抽检3853份,加大不合格单位查处和曝光,召开全市集中式消毒餐具推广协调和经验交流会,在中小型餐饮单位推广使用集中式消毒餐具2035户。

  全面加强农村集体聚餐管理。召开了全市农村食品安全现场观摩会,认真落实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全面推行农村自办宴席申报备案,流动厨师体检培训及流动餐车申报登记等制度,加强对农村聚餐的现场监督指导和快速检测,严格落实自办宴席的日报告制度,有效防控了农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集中开展保健食品市场整治。向全市600家保健食品经营企业发放了告企业主体责任书,以七里河硷沟沿为重点,开展保健食品市场集中整治工作,通过创建样板店示范带动,推动七里河硷沟沿保健食品一条街建设工作。严厉打击保健食品会议营销行为,对为会销活动提供场所的119家宾馆、农家乐等企业主开展会议约谈,协调市房管局组织召开全市物业管理部门协同治理保健食品会议营销会议,对1000家楼堂馆所物业部门进行了动员培训,引导物业公司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加强对社区保健食品会议营销欺诈销售行为的监督举报。共查办保健食品违法案件32起,移送公安案件2起,联合公安取缔涉嫌会议营销保健食品窝点4个,罚没款36万元。

  保证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安全。针对中药饮片合格率低的问题,综合运用集中抽检、诫勉约谈、媒体曝光、质量公告、限制销售、重点控制、范围核减等方式,全方位加强不合格中药饮片控制、问题整改和追根溯源,共收回4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证书,核减了3家生产企业11个品种生产范围和66家药店经营范围。全市中药材中药饮片专项整治共立案147起,没收销毁假劣中药材中药饮片6117.7公斤,罚没款119.34万元,取缔中药饮片生产加工黑窝点3个;实施中药材中药饮片监督抽检172个品种,693批次,对不合格的批次全部进行了公示和查处。

  加强医疗机构药品使用管理。制定实施《规范化药房设置规定》,与市卫计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的通知》,加强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监管,使医疗机构非法渠道购进、使用无资质医用氧、使用过期药品、不按条件储存药品、特殊药品管理不规范等问题得到明显改善。今年以来,检查医疗机构2231家次,责令改正83家,约谈14家。

  规范医疗器械市场秩序。开展了体外诊断试剂、“美瞳”、避孕套、植入性医疗器械等重点品种专项检查,查处各类违法案件32起,取缔无证经营34户,约谈“美瞳”经营户16家、市级以上医疗机构16家,印发“美瞳”科普知识宣传单32500份,在局门户网站发布涉嫌违法违规经营器械企业通告18家。

  开展专项整治落实严管重罚

  我市食药监管部门有针对性开展了肉及肉制品、明胶以及明胶制品、蜂蜜、糖果、巧克力、豆制品、水产品、食用农产品、牛羊肉卷、鸭肉卷、火锅原料、底料和调味料、清真食品、学校春季开学食堂及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农村和城乡接合部市场假冒伪劣食品药品、明胶空心胶囊和胶囊剂药品、药品高风险品种等20余项专项整治,严格执行涉刑案件移送,依法从严从重查处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风险防控,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专项整治,加大案件查处力度。2015年全系统累计查处食品药品违法案件1583起,移送司法机关41起,实施行政罚没款1457.83万,责令改正2986户、依法取缔402户。查处案件和罚没款数量分别比2014年同期增长了26%和87%。

  突出检验检测强化技术支撑

  红艳艳的枸杞、白净的生姜……到底哪些产品经过了硫磺熏制?肉眼看难以分辨,工作时间长的执法人员通常只能靠经验判断。技术力量的薄弱和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只有用检测数据说话,监管执法也会有“底气”,也才能真正实现依法行政。

  食品药品检验作为保障广大群众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要技术支撑,其硬件设施是提升检验水平的“瓶颈”。去年7月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实验楼项目开工建设。至此,以市食品药品检验所为中心,8个县区检验检测中心、113个乡镇快检室为辅助的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体系初步建立并开始发挥作用。

  与此同时,我市在农贸市场和商场超市建立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室43个。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全年共开展食品、药品检验13271批次,各县区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和乡镇快检室开展快检10341批次,为行政监督工作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监管效能全面提升。

  积极应对勇于探索运用监管新模式

  去年以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全市食品监管环节推行“负面清单”管理,将传统的食品安全事中、事后监管变为事前监管,变被动监管为主动自律监管,促进了食品安全监管的公开化、透明化和规范化。针对婴幼儿奶粉市场,我市率先引入“负面清单”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探索试行婴幼儿配方乳粉和转基因食品专柜销售,在市场源头有效制止了不合格奶粉的出现。

  同时,该部门积极探索新监管模式,先后在全市范围内制定推行了多项新规:全面禁止销售使用散装食用油、醋和酱油,深入开展文明餐桌行动,探索实施小作坊、小饭桌备案登记管理,深入推进食品安全追溯平台推广应用工作,大力实施零售药店便民电子查询工程,以开展药品经营许可证换证工作为契机,引导药店差异化经营、特色式管理。此外,在食品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全市8个县区共投保73笔,保费15.8万元,保额3.4亿元;在餐饮企业、门店,大力推进食品安全“明厨亮灶”“外置化”、量化分级等监管措施。全市完成“明厨亮灶”单位10464家,“明厨亮灶”率达95.8%,以“大笑、微笑、平脸”等三种形式表示该单位的食品安全综合状况。全市食品安全外置化公示率达98.5%。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管理率达96.1%。全市引入食品安全“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文明餐桌普及率98%以上,20135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纳入食品安全追溯平台实施可追溯监管,150台食品安全信息溯源机和912家药品零售药店便民电子查询机项目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并投入使用。

  推进诚信建设促进社会共治

  规范企业诚信经营,发挥食品药品及相关行业协会作用,强化行业自律管理,突出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如今,食品企业都十分明白,食品质量安全是碰不得的高压线。罚,起到的是震慑教育作用;而奖,则发挥正向的引领鼓励作用。

  在监管工作中,我市食药监部门突出扶优惩劣的监管思路,制定了食品药品安全黑名单管理规定,认真落实违法违规积分、食药安全信息发布等制度。去年,该部门向社会公布了21家诚信企业红名单和32家失信企业黑名单,对1555户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了违法违规行为记分记录,每周在门户网站发布食品安全抽检信息(2015年10月起),每月公开所有一般程序行政处罚案件,每季度召开食药安全综合信息新闻发布会或采取新闻通稿形式,集中发布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情况、监督抽验信息和重点品种质量安全状况。

  在曝光失信企业的同时,稳步推进放心示范工程。按照“提升标准,建设样板,典型示范,带动全面”的工作思路,持续开展以创建食品安全示范店、示范街、示范乡镇、示范县区为主的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创建活动。目前,全市已创建1个国家级食品安全示范县,1个国家级餐饮服务示范区,2个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5条省级食品安全示范街,500余家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店等,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深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

  当前,食品药品安全是社会管理的重要问题之一,也需要举全社会之力,共同维护安全环境。在加大监管力度,提高技术检测水平,开展专项整治的同时,我市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食品药品安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去年,我市食药监部门先后组织开展了12331投诉举报宣传月、食品安全宣传周等集中宣传活动和食药监管随手拍、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公众开放等活动,开展科普宣传大讲堂活动152场6000余人次,邀请省药学会专家深入三县五区开展巡讲活动9场次。

  同时,通过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发布节前温馨提示、消费警示和食品药品相关知识等140条次,在主流媒体进行专题报道116条次。以大力开展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宣传为契机,进一步强化食药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了《食品安全法》知识竞赛,并在兰州电视台开展了全市《食品安全法》电视大奖赛,通过微博、微信以及分布主城区的LED大屏、硬体广告牌、公交车移动电视、牛肉面馆数码海报机等宣传食品安全法知识,促进新法的落实和知晓度,不断夯实食药安全的社会基础。全市共举办《食品安全法》各类学习讲座72场次,印发宣传资料6万册,培训近两万人次。

  2016年

  七大措施全力保障食药安全

  在谈到2016的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时,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杨继良表示:“食品药品安全,一头连着党心,一头连着民心,是最贴近群众的民生工程。我们力争织一张更加结实、细致的‘安全网’,提高城乡居民饮食用药的安全系数,提升群众的生活幸福指数。

  今年,我市食药监管系统将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食品药品监管局部署,紧紧围绕保障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中心任务,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为契机,以食品药品安全攻坚战为抓手,全面提升食药安全治理能力,全力打造“食品药品安全城市”。

  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认清把握“十三五”时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结合宣传贯彻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进一步厘清监管思路,科学编制兰州市“十三五”食品药品安全规划。把全会精神的学习贯彻落实到具体的监管实践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加快构建预防为主、风险管理、全程控制、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全面加强食品药品监管基层工作。深入开展食品药品监管所规范化建设,进一步理顺县乡监管工作机制,基本实现乡镇(街道)食品药品监管机构的业务用房、执法车辆、执法装备配备的标准化,网格化监管覆盖率达到100%,规范化监管所创建率达到40%以上;认真落实城市管理食药安全整改工作。继续以开展食药安全攻坚战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重点整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无证经营食品、经营不合格食品、餐饮具消毒、早餐夜市、农村自办宴席、餐厨废弃油脂、保健食品、中药材中药饮片、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医疗器械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严密防控食药安全风险。落实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监管办法、农村聚餐、食品仓储、配送管理规范,实施小餐饮改造提升工程,开展规范化农贸市场建设试点工作,加强食品药品网络经营行为监管,开展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许可证换证工作,落实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控制实验室管理指南等制度,建立药品高风险产品季度巡查制度,加强药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工作,加快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控制实验室规范化建设及正品标本室建设,落实中药饮片生产质量提升计划,引导药店差异化经营,落实药品分类管理。全面完成攻坚战目标任务,确保全市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建立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全面推行网格化、痕迹化和分级分类监管,认真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违法违规行为记分管理办法、“红黑名单”、监督信息公示、有奖举报等制度,大力实施食品安全“负面清单”“明厨亮灶”“外置化”、量化分级、追溯管理等科学监管模式,加快推进食药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全力打造食药安全城市;加快提升食品药品监管能力。争取完成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建设项目。对市、县两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资源结合实际分区域进行整合,提升县级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水平,提高现场快检能力。完善兰州市食品药品信息化平台功能,加快推进智慧食品药品监管;从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进一步强化作风建设,确保食品药品和干部队伍“两个安全”;实施食品药品监管人员素质提升工程。全面加强监管人员培训工作,提升监管人员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实现食品药品安全监督执法队伍专业化。(记者陈玮)

( 编辑:王生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