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焦裕禄那样用好群众路线制胜法宝(学习焦裕禄 做人民满意公仆)
生前公仆,身后楷模。焦裕禄用42年的短暂生命,带领人民战天斗地,奋力改变贫困面貌,不是兰考人,却在很短时间内找到了根治“三害”之法,用自己的无私奉献,为党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真正践行了党的群众路线。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于我而言,像焦裕禄那样走好群众路线,仍是做好工作的制胜法宝。
焦裕禄出身穷苦,无论环境条件、身份职位如何变化,始终对劳苦大众情有独钟,信守着甘当公仆的诺言。我出身普通工人家庭,在企业当过工人、技术员,在市委机关当过科员、科长、办公室副主任,在县(市)历任副书记、市长、书记,一步一步从基层走上了领导岗位。骨子里,我也与焦裕禄一样,有着浓厚的草根情结和人民情怀。记得在穆棱当市委副书记期间,我接手过一起越级上访十多年的案件,正是靠耐心、细心和真心,最后上访人才息访撤诉,现在这个上访人和他的孩子和我还有联系。后来,由于工作职位和环境发生变化,自己不经意间接触群众的机会越来越少了,和百姓感情淡了,甚至有时接待上访群众沉不下来,不耐心、不细心。这是个危险的信号。学习焦裕禄,就得始终像他那样,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把老百姓当亲人。
焦裕禄在兰考仅工作475天,靠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对当时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进行了走访、蹲点调研,追洪水、探流沙、治盐碱,总结出群众治理“三害”的一整套管用的办法。反观自己,我在县(市)里工作13年,当市长、书记也8年了,起初在宁安市当主管农业副书记的时候,经常下乡,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研究指导工作,一年起码有1/3时间在乡下。但随着经验的积累,职位的升高,自己在上边听汇报多,深入一线掌握第一手材料少,逐渐产生“身在基层不知情”和政绩观偏差的问题,“唯上不唯下”的思想开始滋生,只关注考核评比是不是第一,不关心老百姓是不是满意,拍脑袋、凭经验、靠主观,致使有的决策不符合实际,累得够呛,有的老百姓还不认可、不买账,原因就是丢了群众路线这一法宝。我在穆棱市做市长、书记期间也曾许诺,要走遍所有的村屯,并试图行动过,可直到离开穆棱也没实现,留下终生遗憾,更留下了不良的工作作风。学习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就应该经常到贫困户家里坐一坐,常同群众聊一聊,多了解群众的期盼,多解决群众的问题,满怀热情为群众办事。
为尽快改变兰考受灾受穷的面貌,焦裕禄立下“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的面貌,不达目的,我们死不瞑目”的誓言。反观自身,因为在穆棱市工作取得了一点成绩,也得到群众和领导认可,曾有过“松口气、歇歇脚”、换个“轻快岗位”的想法,与焦裕禄这种大无畏的奋斗精神比起来,我感到十分惭愧。现在组织调我到东宁履职县委书记不到半年,面临着与俄罗斯合作发展不适应、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生态环境负荷加重等五大挑战,这就要求我更得像焦裕禄那样,将群众路线这个制胜法宝用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努力实现转型升级,迎来东宁经济发展的第二个春天。